第三章 命运的齿轮(2 / 2)

父亲听到儿子坚决的话语,眼神中闪过一抹欣慰,“好吧,我会为你准备些礼物,到时带给阎教授,算是拜师礼吧。”

李思维随即拨通了王主任的电话,探问阎教授的住所。王主任的回答简洁明了:“阎教授下榻于金鸡湖宾馆,13号套房。”

抵达宾馆,李思维敲响了13号房间的门,心跳加速。门开时,他见到了阎教授,便迫不及待地递出精心挑选的礼物。

阎教授拧眉审视着他,语气中带了几分严肃:“这礼物若是你父母的心意,我就免了。若是出自你,我便收下。”

“是我父亲准备的,但也代表我的一片心意。”李思维坦率地解释。阎教授摇了摇头,温声回应:“那你就带回家吧,父母也不容易。”

李思维沉默了,感受到了老师的关怀。阎教授继续叮嘱:“思维,你即将随我前往帝都,这是个大步骤。但有几个要点你必须记住。

首先,在帝都,你必须要谨言慎行,特别是在帝国的首都里。其次,你将从我的助理做起,我会确保你的待遇有所提升,月薪将是六千法币左右,这比你在南平星的收入要好一些。”

阎教授的声音中没有夸张的热情,却充满了坚定和保障,那是对新徒弟的承诺,也是一种对未来的期待。

阎教授以温和的语调继续指引道:“我在南平星的事务尚需大约一周来处理完毕。

之后,我们就一同启程前往帝都。

这段时间,你可以利用来做些准备工作,与亲朋好友们好好道别。哪怕乘坐最快的星际列车,从此处抵达帝都亦需耗费三至四日的时间。”

李思维领会了教授的意图,点头以示确认。他心中明白,这不仅是工作上的迁徙,更象征着生活的一次大转变,需要与过往逐一告别。

为即将到来的新生活做着准备。与亲朋的道别,收拾行囊,每一件小事都显得格外重要。

首先李思维的心头泛起了两个同学的身影,想到自己即将离开南平星,他觉得有必要与老友们告一声别。

李思维挑选了他们曾共同去过的地方――锡山,发出了邀请。受邀的孙仁杰和方大同,都是学生时代的知己,他们之间有着不言而喻的默契。

约定的日子里,李思维提前到达约定地点,远远便瞥见孙仁杰和方大同已在一棵苍劲的大树下守候。他们的身影如同那棵树一般,扎根于他的记忆深处。

他快步走向他们,大声地喊了一声问候。当他终于走到两位老友面前时,孙仁杰开玩笑地打趣:“这是哪阵风把你吹来了,还特意约我们爬山?”

李思维面带微笑,真诚地回答:“是啊,时光匆匆,想着趁还能聚一聚的时候,再见见你们。”

在这即将离别的时刻,见到久别的同窗,内心的感慨无法言喻。

李思维好奇地探听着老友们的近况:“你们两个最近都忙些什么?”

孙仁杰带着几分自豪地答道:“你应该还记得,我前段时间换了份工作。现在我在一家军事企业工作,叫大名重工,你听说过吗?”

李思维轻轻摇头表示不知情,正想进一步询问,方大同便接过话头:“我一直留在以前那家建筑公司,转眼间也快七年了。”

三人一边谈笑,一边沿着蜿蜒的山道往上走,周围郁郁葱葱的绿意和清新的空气为他们的重逢增添了几分愉悦与宁静。

站立在锡山的顶端,李思维的目光投向那无边的远方,周围是他曾无数次探访过的景致,但今日重临此地,心境已然大异。

尽管山峰依旧屹立不变,青翠欲滴的植被覆盖着每一寸山石,可是在即将启程前往新生活的前夕,每一个细节似乎都显得更为清晰,更加深刻。

从高高的顶峰处俯瞰,密林成海,浪涛般的树冠连绵起伏,宛若一片绿色的波纹,在和煦的阳光照耀下泛着淡淡的金辉。

风轻轻吹过,引起树叶婆娑的舞动,传来阵阵沙沙声,如同自然的低语。古老的松树,依旧挺站在锡山的顶峰。

他脚下的岩石凉爽而坚实,告诉他这片土地的坚韧不拔。

这一切仿佛隐藏着岁月的沧桑和宁静的力量。

这一切仿佛是大地苍茫岁月的见证者。

李思维知道,十年、二十年后,当他再次登上这座山时,眼前的风景或许依旧未变,但他自己,以及周遭的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他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缓缓开口:“兄弟们,我要告别这片土地了。”

孙仁杰和方大同愣了愣,紧接着李思维补充说:“记得我曾提起过,我舅舅帮我在帝都找到了一份工作。”

“那你去做什么?”方大同好奇地问。“其实和现在的工作性质相似,就是领导的助理。”李思维淡淡回答。

孙仁杰释然地点头:“毕竟帝都是一个更大的舞台。”

李思维也随之点头,“我原本以为自己的一生将会安稳无波,至少过去是这么认为的。可最近发生的一切,让我改变了看法。”

“这次聚合,以后见面的机会恐怕会减少。”方大同感慨道。

“那我们只能祝你在帝都的工作一帆风顺了。”孙仁杰衷心地说。

“谢谢你们。”李思维真诚地表示感激,并与两位好友拥抱告别。

为这段友谊画上暂时的句号。他们知道,尽管未来的路上充满变数,但此刻的离别,将会化作最深的纪念。

最后,李思维转向了那片覆盖着绿色宁静的群山,心中涌动着对这片土地的无限眷恋。“我该写一首诗,来表达我对这里的不舍。”于是,他收集心中的情感,缓缓吟出了那声久违的诗歌:

男儿立志出乡关,不成功业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