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雨天4(2 / 2)

“陈同学——”

在喊出他名字的同时,沈殊径直跑向深巷岔路口另一边的少年,突如其来的大雨砸在他的身上,他的耳廓、发梢、背影甚至呼吸都带着水迹。

他连拿伞也没有停下脚步,却因为一声遥远不清晰的喊声,缓缓转过头。

沈殊跑到他身边时,伞已经撑起,她微微抬头,与他四目相对,彼此的眼睛是湿漉漉的,眼中的彼此也是湿漉漉的。

沈殊边喘气边笑,“下、下雨了。”

“我有伞。”陈应钟直接将伞遮到她头顶。

“太好了。”她说的理直气壮,“我没有。”

陈应钟见她没有完全遮在伞下,伞柄冲她那边倾斜,刚一动就被沈殊双手握住,连同他打伞的那只手,“不用借给我,捎我一路就行,很近的。”

沈殊冲他无辜且认真地眨眼,保证说,“真的很近,只有1128步。”

她没有信口乱说,从交大附中到车站、到芝姐菜馆的距离她计算过上万次,这几年心理情况不严重,能够接受步数上的差异。

小时候几乎每天一步不错,连速度都能跟心跳一样保持稳定。

听过这种说法的人,都会问为什么要这样、怎么做到的。

但陈应钟没有,他带着沈殊的双手一起把伞柄推向她,靠近一步,距离缩小到两个人都足够躲在一把伞下。太近了,沈殊的心跳有些不受控。

他的手指刚刚动过。

跟她的手指感觉不同,他的骨骼很硬,手指细直,沈殊双手都只能勉强握住他的手,让人忍不住幻想,他摊开手掌反握住双手的温度和感觉。

有莫名的禁欲感。

但沈殊几乎没有迟疑,在感觉到伞柄朝向自己、他手指使劲的那一刻,便立刻松开了手,给他留下“轻浮”、“太主动”的印象就不好了。

“那边?”陈应钟问。

“嗯?”沈殊反应过来,是在问她家的方向,“对,那边。”

沈殊还想跟他道谢,但见他神色如常的转身,领着她往另一个方向走,两个人微弱的影子印在路灯下,天色不配合,分不清你我和前后。

只能看见一高一矮一把伞。

沈殊盯着看了一眼,不易察觉地踮了下脚,有那么几秒他们看起来一样高,也有那么几秒他们俩的样子一起倒映在了积水中,雨滴落在微笑的唇边。

暴雨持续下到晚上,沈殊一回家就洗完澡吹干了头发。

如往常那般,到十点,她就会准时躺平在床上。

双手举着手机,平视在眼前,一边听偶然翻到听了几节、干脆索性每晚当背景音乐的《Crash Course》,主创是一对国外兄弟,试图用大量的动画去解释看似无关又有关的无厘头联系,每节视频不超过15分钟。

有时候讲群落生态,有时候讲氮磷周期,都是很浅显但是很有意思的生态学视频,跟沈殊保送的生命科学专业相关,随便听听,刚刚好。

趁这个时间,跟黄石榴有一搭没一搭聊天,说到她跟陈应钟两个人挤一把伞的事情。这令黄石榴兴冲冲催促她,“你这不有正当话题了吗?!快感谢人家。”

沈殊觉得,可有可无。

但一想到黄石榴说的,等陈应钟考完科目二,连在驾校都再没有碰面的机会,沈殊就觉得,有些机会,也只能刻意一点去创造。

于是,斟酌了措辞,只道谢怕是会迎来一句“不客气”。

得留一些接话的余地。

沈殊想了想。

给他发:谢谢你的伞,注意多喝热水哦,淋了雨喉咙已经开始痛了。

这样足够明显了吧?

也不过分亲昵。

多少能接一句寻常关心?

隔了两分钟,微信消息弹出两个字。

不谢。

沈殊看着科普视频,心思还能集中,她甚至能发现从YouTube上搬运过来的视频里有一句机器翻译错误,但还是忍不住眼神往状态栏上移。

视频过了大半。

微信还没有任何其他消息提示。

就这样了?

这年头,谁会手机离身啊,尤其是高考过后。

不发就是没有后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