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第 31 章31(2 / 2)

待送走卢植。柳汴长长松了口气,老头浓厚的热情着实有些让他支持不住。

走到门外长廊下,瞭望着远方湛蓝辽阔的天空与漂浮的白云,明媚阳光下绵延的宫殿屋檐愈发清晰,朱红的飞桥长廊上有宫人行走,再远就到了皇帝的寝宫。

一直在内屋的李徽悄无声息的走了出来。

柳汴微微侧目,“你都听到了?”

李徽颔首,并不否认,他甚至有些急切的问道,“十常侍这次会被扳倒么?”

柳汴没有回答,他敏锐的察觉出来什么,疑惑的打量着李徽,“你如此关注十常侍的事情,难不成你们之间还有过节么?”

李徽垂眸不语。

就在柳汴以为对方不再说话时,李徽低落的声音却又响起,“没有,但十常侍天怒人怨,奴婢亦受其苛待,天下之人,谁不希望杀之......”

“这倒是实话。不过这是宫里,耳目众多,你若不想惹来麻烦,还是少提十常侍的事。”

“诺。”顿了顿,又不死心道,“这次他们,会被扳倒么?”

“不知道。”柳汴坦言,“由之前旧案,可以看出父皇多么倚重他们。这次卢尚书若将那奏章交给父皇,我亦不知结局如何。”

荀攸在京中的家宅较靠城北,在一条小巷子里,环境幽静,平时少有人打扰。不过这地方曹操来的次数多了,很轻车熟路的就摸到了家门。

荀攸家宅占地面积不大,但胜在布置典雅,有着文人墨客的雅致。

书房中装潢考究,干净整洁,空气中有墨香淡淡漂浮。颍川荀氏常出美人,如今一身正青色的家中常服落在荀攸身上,也穿出庄重儒雅的意味。

曹操早已见惯了荀攸,如此美景在前,他也无意多留心两眼,只是说着正事,“子干已联合百官准备弹劾十常侍,如今进宫去见大皇子。”

“嗯。”荀攸淡淡应了声,他眉首微挑,正兴致高昂的写着什么东西,像顾不上曹操。

“公达!”曹操唤了句。

荀攸这才落笔抬眼,“这事你不早就料到,还有什么踌躇的?难不成在为殿下要选的路而忧虑?”见对方不说话,不由莞尔笑道,“孟德,你说过不在意的。”

曹操抿唇,鼻息里长长呼出一口气,像是十分郁闷,“我自然不在意,要走什么路,是殿下自己的选择。”

“那你又多说什么?”

荀攸早就看透曹操嘴上说着不在意,但心里却又放不下的鬼德行。再拾笔,看着信笺上的内容,一边斟酌用词,一边缓缓道,“一切自有命数。”

曹操眉头蹙起,紧盯地面,默不作声,半晌后他又瞥向荀攸,“公达喜上眉梢,莫不是文若来信了?”

彼时荀攸已剩最后两字,写完后他如释重负,长长松了口气,“正是。”捧起信件轻轻吹干上面的字迹方道,“小叔已被举为孝廉,不多时就要来洛阳赴任。”

“这是好事。”曹操也不由高兴,“常听你说起这位小叔,却不曾见过,待他来了便是同僚,一定要见见。”

“会有机会的。”

过了十五,汉宫也迎来了第一次朝会。

如今日出的时辰还是偏晚。柳汴无事可做,又不想勤奋学习,起床后已是日上三竿的时间,朝会早已散去。他洗漱过后用过早膳,下人方收去残局,正用手巾擦着嘴,李徽就慌里慌张的进到殿中。

“殿下,不好了。”进殿后直接跪扑到地板上,他明显是一路跑过来,止不住的大口喘息,艰难开口,还不忘放低音量,“卢,卢尚书,带着不少大臣,跪在,跪在朝会殿外了。”

心里咯噔一下。脑海里隐隐有个念头。柳汴握紧手里的手帕,掌心里一阵阵冒汗。

什么情况?是皇帝让他们罚跪,还是卢植直接带人跪的?方才李徽说什么?‘是卢植带着大臣’所以卢植这就直接向皇帝施压了?

“你怎么知晓的?”柳汴强行镇定,“卢尚书为何带人跪在殿外?”

“小人先是听说的,后来不放心,特地过去看,卢尚书的确带人跪在殿前。听说朝堂之上向陛下弹劾十常侍,陛下大怒,直接连着奏折一起丢了出去。卢尚书等因此久跪苦谏。殿下......”

声音更低几分,“陛下怕是看了上面臣工的名字,不知道为何还没派人过来。”

柳汴也慌,“孟德呢?”

“如今朝会散了,不知道在何处,或许已经出宫去兵营了。”

手指紧紧抠进肉里,眉头皱的几乎要绞在一起,柳汴咬牙坚持半晌,才终于想明白,“他在给我机会。”

灵帝在等他亲自过去处理这件事,去将卢植一干人安抚好。

多日的病重或许让灵帝有了什么感觉。他要给刘协留下一个相对安定的朝堂,必然不能大开杀戒,何况卢植除了死活和十常侍不对付,也能称作忠诚,可堪大任。再者卢植不仅在朝中,在九州也享有声誉,所以灵帝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下杀令的。

“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