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狮子王》刊载(1 / 2)

“在你这篇的故事中,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的缝隙,目睹了生命的轮回与自然界的苛刻却依旧迷人的风景。你以一幅幅宏伟的画卷和深邃的主题,娓娓道来了生与死、爱与责任这些永恒的议题。正如我在人生旅途中所感悟到的,每一缕生命,无论是位高权重的君王还是默默无闻的平民,都在这个广阔世界上演着自己独特的剧本。辛巴的成长历程,不仅仅是对权力的渴望,它更是一场深刻的自我发现之旅。”

“行了,行了,打住,老史。”王澍打断了史佚生,半是调侃半是窘迫,“这当着面呢,你这样夸,不觉得有点过了吗?”

高考的浪潮退去,生活的车轮还在向前滚动。

日子依旧在继续,没有太多变化。

白天一个人呆在家的王澍,闲着无聊的时候就会跑到史佚生家里玩。

也不能说纯粹是为了玩,两个人在一起,有时候一起聊聊天,有时候各自干各自的事,互不打扰。屋内呆闷了,还能一起出去逛逛,不要太惬意,完全没有一丝一毫对高考成绩的担忧。

“真的,我是真心认为你的这部作品写得非常棒。”史佚生语气十分诚恳,“正如你所描绘的,每个人都必须面对内心的恐惧和过去的阴影,勇敢地去面对和接受,才能实现真正的成长。这是对你才华的肯定……”

“好啦,好啦,老史,你这是从哪学来的这一套。”早已脸红到耳根的王澍实在是有些听不下去。

“我说的都是真心话。”史佚生不依不饶,“我认为你的故事不仅仅是给孩子的童话,它触动了每个年龄段的读者的心灵,包括我自己在内,毫无疑问,这将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经典之作。”

“继续,继续,我听着呢,说多了我就信了。”王澍快要放弃挣扎了。

“如果你的作品不够优秀,冰心老师怎么会为你写推荐语?”史佚生反问。

“那不过是《儿童文学》和冰心老师之间的人情世故而已,与我无关。”王澍轻描淡写地回应。

“别谦虚了。”

是的,在12月15日,这个刚刚结束高考没多久的日子,《儿童文学》杂志的新一期静静地展现在了世人的面前,首推的便是王澍的《狮子王》。

封面上,那只雄壮的狮子仿佛跃然纸上,生动而包含力量。原本编辑部曾希望王澍亲自挥笔,以期望赋予作品更深刻的个人色彩。然而,王澍的绘画技艺,实在难以达到预期的水准。事实证明,脑袋里的想法,不一定就能完美地复现于纸上。尽管他反复尝试,每一稿作品的水准都有点难以入目,别说通过编辑部的审核了,连他自己都看不下去。

这让他备受打击,暗暗发誓,如果有机会,一定好好学习绘画技术,证明自己。

嗯,一切得有机会再说。

在刊载的故事里,没有对原有内容做出任何更改,仅在标题之下,附加了冰心女士的几行推荐语,那言辞中流淌着对生命力之美的赞颂——

“在这部作品中,我看到了自然界残酷与美丽的交织,以及那如山般坚定的父爱和家族纽带的不可摧毁。这是一篇优秀的作品,向我们展示了勇气、责任和成长的真谛。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有机会阅读这部作品,让其心灵得到触动和启迪。”

王澍坐在那里,看着史佚生手中捧着的《儿童文学》杂志,心中涌起一阵莫名的羞愧。

他的目光落在那张鲜活跃动的封面上,那只雄壮的狮子仿佛在向他诉说着什么。

他叹了口气,心想自己已经走到了这一步,只能勇敢地面对所有的后果。

事实证明,《狮子王》这样的故事,其优秀的本质是无法被掩盖的。

这一期的《儿童文学》杂志一经发售,便迅速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销量节节攀升,如同旭日东升,光芒万丈。

当然,这其中自然离不开恢复高考后,社会对孩子们教育的重新重视。

像《儿童文学》这样的全国数一数二的刊物,自然成为了家长们青睐的宝贝。

他们渴望通过阅读这样的故事,为孩子们的心灵播种智慧的种子。

文学界起初对这样一篇写给孩子们的童话故事,并不怎么在意。

毕竟当时最大的热度,还都集中在高考身上。

但是,一篇来自杰出话剧作家曹禺先生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评论文章,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滔天巨浪。

要知道,那可是曹禺先生啊,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之一,还是现代戏剧的泰斗级一般的人物。

1934年处女作《雷雨》问世,这部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作品,被公认为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曹禺先生也因此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狮子王》:荒原上的悲喜剧

在青年作家王澍所书写的《狮子王》中,我们见证了一部融合了古希腊悲剧与莎士比亚笔触的现代杰作。这部小说以其精湛的艺术表现和深刻的主题思想,展现了生命的循环和权力的更迭。

故事围绕着年轻的狮子王子辛巴展开,他在经历了父亲慈爱的指导和突如其来的悲剧后,被迫踏上了自我发现之旅。辛巴的成长故事是对个人责任和领导力的深刻探讨,同时也是对家族和社会关系的反思。

小说中的每一个角色都鲜活而立体,从威严的国王穆法萨到狡猾的反派刀疤,再到滑稽的梅尔基和彭彭,他们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戏剧张力的故事世界。它们不仅仅是背景,而是推动情节发展和角色成长的重要力量。

《狮子王》不仅仅是一部童话故事,它跨越了年龄的界限,触及了人性的深处。它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面对过去的勇气,有担当未来的力量。这是一部值得每个人反复观看和深思的小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