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剧本创作27(1 / 2)

在宿舍的一角,史佚生手握笔,目光如炬,凝视着那本尚未留下墨迹的笔记本。

他的思绪飞舞,穿梭在《狮子王》的故事世界中,那些关于成长与责任的经典片段在他脑海中一一闪现。

“这个故事的核心,正是成长与责任,”他喃喃自语,“在话剧的舞台上,它同样能够触动人心。”

旁边,王硕轻轻地敲打着桌面,仿佛是在为即将到来的创作寻找一个完美的节奏。

“确实如此,”他点头赞同,“它的主题超越了文化和年龄的界限,正是成为话剧佳作的绝佳机会。”

自从接手剧本改编的重任,两人便鲜少踏出宿舍的门槛,将所有的空闲时光都投入到了创作中。

王澍曾几次造访,见他们如此投入,便轻轻关上门,默默离去,不愿打扰他们的灵感。

他自己也有许多事务在身,之前说的,不完全是借口。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部书,他已翻阅无数遍,书中的每一个情节都已刻印在他的记忆里。

他并未考虑过如何改编,因为在如今的他看来,本土化实在没什么必要。

文坛当前流行的伤痕文学,已经充斥着青少年时期的苦难故事,将故事背景设在异国他乡,反而能更好地激发读者的想象与兴趣。

所以写出来很容易,并不像他之前对史佚生他们所说的要花很多功夫,但他依然是想把改编的事情交给他们来做。

一来他对剧本改编确实没什么兴趣,吃力不讨好,有这时间,他说不定都写好几部新作品了。

二来嘛,也确实想锻炼锻炼他们两个人,两个人确实是有天赋,但也需要挖掘不是?

三来嘛,也是给他们找一条稳定赚钱的途径,尤其是史佚生。前世他总共就写了那么点作品,收入少得可怜,再加上他这身体,多一条来钱的路子总不是坏事。虽然现在话剧改编的收入没那么可观,基础收入很低,主要靠场次分成,但细水长流啊。王澍又不止这一部作品,而且以后电视剧啊电影的剧本改编说不定也可以交给他们俩来做,不用经过别人的手,自己还放心不是?反正自己将来肯定不会差这点钱的。至于王朔,他或许也不缺,但给他找点事做,总比让他上蹿下跳来得强。

这样一来,既能锻炼他们的才能,又能确保作品的质量,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自己还能有更多空闲的时间,一举四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再说了,自己也确实该多花点时间和本专业的同学们多相处相处,免得他们总是嘲笑自己不务正业,一天天的见不着人影,仿佛自己不是经济系的人,而是背叛师门,改投中文系了。

而且他们讨论的内容确实很具有现实意义,比如——

“改革中农村是否可以包产到户?”

“私企可否雇工?”

“雇工算不算剥削?多少人算剥削?”

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多,大部分或许在后世看来完全是不需要讨论的事情,但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知道一项政策,从提出想法,到最后落实,得花费多少精力。

光有想法是不够的的,这其中涉及到很多阶段。

正确识别和定义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第一步,如果在这个阶段选错了问题或者没有准确界定问题覆盖的范畴,那么后续的政策制定就可能走向错误的地方。

就拿价格双轨制来说吧,提出的目标是了实现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渡,所以允许市场价格和计划价格并存,给予了一部分产品和资源以市场调节的机会,同时保留了计划经济下的价格体系。

说直白一点,就是想通过这个办法,既能让市场发挥作用,又能保持对经济的控制,所以允许一些产品按市场价格销售,而其他产品则按规定的销售。

一开始确实没什么问题,企业能赚到更多的钱,上面也能在市场疯狂的时候有办法进行一些调控。

但问题是,这种做法也给了一些人创造了利用价格差距过大发横财的机会,这就导致了很多贪腐行为。

而且市场和规定的价格不一致,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也不太流畅。

所以最终这项政策只能被视为一种过渡性措施,并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后被彻底淘汰。

而这还只是前期讨论的第一步,提出问题了,得调查研究吧,政策制定肯定要基于充分的调查研究,这样才能确保政策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缺乏调查很可能导致政策脱离群众的实际需求和社会现实,这个是引起大讨论的,就不多说了。

其次,就是队伍内部成员的素质和能力问题,有句话说的好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政策制定者的素质和能力不够,他们可能就难以制定出好的政策,就像厨师需要米来做饭一样,制定政策的人也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来制定有效的政策。

找到一堆合适的人,也不够,接下来还得协调各方的利益。一项政策肯定不止影响一个人,所以得考虑和平衡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如何处理好这一点,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接着,还得全面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多重因素,考虑完这些,制定出政策了,也不是就此一劳永逸,形势是会变化的啊,日益增长的支出需求、控制公共债务的大幅度增长、调动更多税收收入等一系列挑战都是需要面对的。

这些全部搞定了,然后便是执行、评估阶段,同样是一大堆困难需要解决。

首先,得保证政策的意图和细节能够被准确理解;然后,执行的时候要保证能够全面执行,不添油加醋、不缺胳膊少腿、不单纯走过场、不一刀切;接着,就得保障有足够的资源和支持;其次,对基础人员个人能力的挑战;还有,程序得统一,不能反复修改……数不胜数。

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也是两个老大难。

所以,一项政策从最初成型,到最后实施,其实是花了很大功夫的,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个月到几年不等。

好在这些具体的细节都不是王澍他们这些学生现在所需要担心的,他们更多的只是讨论,发表相关的看法,即使经常吵得面红耳赤,也是乐在其中。

也不单单是学生,很多大人物们都会参与。

给他们上专业课的,是陈岱孙等经济学泰斗级的人物,同学们都得尊称一声“岱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