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看戏 70(1 / 2)

太后的寿辰自是热闹非凡,可是除开热闹之外,也无甚新鲜之处。

贺礼当然是少不了的。

连乔没有食言,命人给孙太后送去两盏精工打磨的玉如意安枕――正如她对映蓉所说,聊以敷衍罢了;穆皇贵妃则送了一株累垂婆娑的红珊瑚,可惜那珊瑚要在夜灯下照着才好看,如今白日里倒不宜摆出来;余者如吴映蓉等或是送上一方绣帕,或是干脆手抄几份佛经,太后都欣然笑纳。

独有孙淑妃的贺礼又是一等一的出色。杨盼儿看着那尊一人多高的观音像,好歹忍下来伸手去摸的念头,捏着爪子艳羡的道:“这是上好的和田玉吧?仿佛还是整块开凿出来的。光这一根头发丝都得不少钱,更别说人力了。”

她打量着纤毫毕现的观音像,心里盘算着大概得要多少月钱才买得起――结果当然是一辈子也买不起。可怜杨盼儿身在妃位,却靠着一点月例银子过得紧巴巴的,而杨家这几年的生意一年不如一年,就更不可能提供支援。

金良人亦啧啧称奇,“这样大的观音像,嫔妾们也是头一遭见。到底还是淑妃娘娘心思敏捷,出手大方。”

孙淑妃颐然道:“钱财乃身外之物,只要能令太后开怀,些许微物算得什么。”

她又拉着孙太后的手温然说道:“往后娘娘将这尊玉像摆在佛堂中,每日潜心参拜,便如亲见菩萨一般,可不是更显得心诚了。”

孙太后感激的拍着侄女的手背,“还是你懂哀家的心意。”

连乔冷眼看着这姑侄俩惺惺作态,虽然诧异于孙家的家底阔绰,却还不像一般人那样被震慑住:反正都是一家子,你来我往的,也算不得吃亏,只有外人瞧着眼花缭乱罢了。估计孙淑妃从姑母那儿得的好处也不少,羊毛出在羊身上,她自然乐得礼尚往来。

穆氏轻轻笑道:“淑妃妹妹的心思本宫一向也是佩服的,可是会不会太破费了些?听闻淮南一带又多了几起水患,虽说无碍大局,陛下近来也颇忧心,咱们身为后宫姐妹,该多为陛下分忧才是。”

连乔暗道,穆氏这话虽入情入理,却有些不合时宜,老人家都是喜欢富贵热闹的,谁爱在自己的寿辰听这些国计民生的烦难事?

孙淑妃两道细细的柳眉揪成了柳叶芽儿,不悦道:“水患是水患,寿诞是寿诞,两件事何必搅在一起说,难道因为外头发了大水,母后的寿辰便不要过了不成?姐姐也不必替我心疼银子,横竖这钱出自本宫的私囊,并未动用公中半分。”

这话听着就有些微妙了。孙淑妃也不过身在妃位,月钱比起同级别的杨盼儿多不到哪儿去,纵然多些赏赐,也是零食小菜,比不得正餐。要耗费巨资修造这一座高大的观音像,再千里迢迢运进京来,那可是所费不呀!可见孙柔青一定从家中得了不少支持,休说嫔妃与外臣来往频密为大忌,就算孙家又怎的如此视金钱如粪土?

其中深意,委实耐人寻味。

连乔看着穆氏温柔如水的笑脸,简直打心眼里佩服她,可见说话真的是一门艺术。穆氏都用不着多说什么,孙柔青就自己什么都招了。

孙太后老辣无比,岂有听不出来的,生怕侄女再吐露些不利于孙家的言辞,赶紧从中打圆场:“罢了,也怨哀家糊涂,未事先知会淑妃一声,哪晓得这傻孩子光顾着尽孝,许是将体己都用磬了。”

她点着孙柔青的额头恨声道:“哀家瞧你没了银子,这一季还怎么做衣裳!”

孙柔青及时醒悟过来,偎着孙太后的胳臂亲热说道:“臣妾也不敢贪多,只要太后把往年攒下的旧衣裳赏一两件给臣妾穿,臣妾便知足了。”

她说得可怜兮兮的,孙太后忍俊不禁,众人也跟着笑起来。

秦嬷嬷见气氛热络,跟着干笑了两声,趁便问道:“太后,这尊玉像该如何处置?”

孙太后随口道:“就依淑妃所言,搬到后殿佛堂去吧。”

穆氏身边的庄嬷嬷瞅了两眼,自言自语的说道:“老奴记得福宁宫那所佛堂前门甚窄,怕是搬不进去呢。”

孙柔青登时大怒,正要说“大不了将门砸了就是”,再一瞧穆氏似笑非笑的眼色,似乎挖了陷阱正等着自己跳,气焰顿时减了三分,也不敢多言了。

孙太后被穆氏主仆俩几次三番打岔,早已经意兴阑珊,无精打采的说道:“如此,就先搁置前殿吧。”

秦嬷嬷忙吩咐几个侍卫热火朝天的抬进去,可惜孙太后的好心情却救不回来了,要不是碍着诸妃在座,恐怕她当场就会甩脸子走人。

连乔偷偷看了眼穆朝兰的脸色,见她一贯平板如镜的脸上出现几分舒徐的笑意,心里反倒理解了穆氏的做法:反正说到讨好孙太后,她肯定是比不上孙柔青的,既如此,干脆让这姑侄俩一个赛一个的不痛快。横竖她是来道贺的,孙太后也不能将她赶出去,还得笑脸接待她。

好比一锅白粥里撒上了几粒老鼠屎,孙太后即便再不情愿,也不得不捏着鼻子喝下去。

连乔很佩服穆氏的勇气,换了她是绝不敢这么做的――勇气也得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上。穆氏身居皇贵妃之位,祖父又曾是太师,门庭贵不可言,就算是孙家也对其有几分忌惮。连乔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婕妤,她能凭什么呢?就连家人也多是帮不上忙的。

想到这里,连乔的心情也不似方才欢畅了。

但寿宴还是得继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