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和亲 164(1 / 2)

因着连乔被册封为后,她本家的族人也蒙恩赦入宫贺喜。

连钺连镛已相继病殁,她那位大兄连肥也因身子虚弱经不起长途跋涉,因此连乔在凤仪宫所接见的,就只有连胜一人。

连乔端详着这位兄长,北疆数年的辛苦打磨,令他比先前沉稳了许多,褪去周身浮躁,逐渐成长为一个有担当有能力的男子汉了。

连胜行礼之后,就恭谨的向她道喜,尽管心里未必是十分情愿的――即便连家自己亦有过失,也不乏孙氏栽赃,可连家,毕竟是毁在皇帝手中。即便连乔如今得到封后的殊荣,但认真细想起来,依旧是意难平。

连乔并不计较他是真心还是勉强,只关切问道:“我听说哥哥在军中做了百夫长,如今可还习惯么?”

连胜从前即便不曾统领千军万马,但也算得独当一面的人物,如今却不得不从卑微兵丁做起,连乔就怕他咽不下这口气。

幸好连胜的性子也不似先前急躁,沉着应道:“事在人为,臣能保全性命,已属万中之幸,自当兢兢业业,恪尽己责,多有抱怨亦是无益。”

连乔满意颔首,“你能这样想,本宫也就放心许多了。”她深深望着连胜,“连家虽垮,但未必一蹶不起,若能休养生息,日后未必没有复原之日,端看阿兄能否动心忍性。”

原来她对连家亦有深切的期盼……连胜思忖片刻,颔首道:“微臣记下了,但娘娘也须保重自身才是。”

皇后的位子虽好,但登高也易跌重,未必就是好相与的。

连乔比他更知道这个道理,微笑说道:“本宫的事情本宫自会处理,倒是阿兄你们远在北疆,轻易见不上一面,今日难得进宫一回,也该看一看你的侄儿。”便让侍女将楚和楚弘带出来。

连胜流放之时楚还小,自然记不起这号人物,楚弘那时则根本还未出生。然而两个孩子听完诉说后,都乖乖的站到连胜跟前,亲昵喊道:“舅舅。”

的确是很好的孩子,连胜一贯冷硬的脸上不禁露出笑容,他摩弄着两个孩子的头顶,也各自送了点饰物聊表心意――那是一挂狼牙做的吊坠。

“不是什么值钱的玩意儿。”连胜这大老粗脸上难得显出几分羞赧之色。

“哥哥有这份心意就很好了,何况,孩子们也都很喜欢呢。”连乔笑道,温柔望着两个一般精致可爱的小人儿。

京中不是连胜久留之地,没待多久,他就向连乔起身请辞,还得赶着收拾东西好回北疆去。

连乔没有留他。

晚间皇帝过来,自然瞥见楚脖颈间那颗白晃晃的狼牙,不禁咦道:“这怪模怪样的东西是哪来的?”

“是家兄带来的些小玩意,臣妾瞧着也没多好,偏偏慧慧和弘儿都喜欢得不得了。”连乔道。

楚源便叹了一声,“你哥哥难得进京,朕本该多留他住些时日,可是军令难违,若朕因私而废公,只怕外头人就会上行下效。”

连乔做出理解的模样,“臣妾明白,陛下您对臣妾恩重如山,臣妾怎敢再起奢望?”

这句话并不带有讽刺的意义,可楚源难免想起,当初就是他下令将连氏一族逐出京师,若无他的谕旨,连家大还可以好好的。

楚源沉吟片刻,终于还是叫那一点负疚之心战胜,开口道:“朕想着,待你哥哥再历练几年,就让他回京复职吧。你如今贵为皇后,若娘家太不得力,对咱们的孩子也没好处。”

连乔没有别的感激之语,唯有再三称颂,“陛下圣明。”

“朕不过是为你罢了。”楚源叹道。

但是他这句幽微的感叹并未落入连乔耳里,即便听见,也被她下意识的忽略掉了:她无法相信皇帝会有这样单纯的动机,若说是为了扶持弘儿,她倒是很相信的。毕竟时至今日,皇帝也唯有楚弘这么一个儿子而已。

成康十四年春,北漠使节入京拜访上邦,商议互通商贸之事。自从呼延旭继位大君以来,大兴朝与北漠的关系改善了许多,已有数年未生战乱滋扰。这呼延旭本就是楚源一手提拔上来的,自是倍感亲切,也幸而呼延旭自身是个颇有能耐的,才未曾辜负楚源寄托――当然,呼延旭的心眼也不少,若换了个蠢笨的,只怕早就被楚源死死拿捏在手心里,如今却彼此各有顾忌。

酒宴上宾主尽欢,连乔也恰如其分的展现出一国之母的气度,未对这群举止粗卤的北漠蛮子表露轻蔑――因为先前呼延茂兄妹的事,她对于北漠人实在难有好感。

当时还能谈笑风生,可是当楚源晚间告知她呼延旭的另一个来意时,连乔的笑脸就绷不住了,“您说什么?呼延旭想与我朝和亲?”

“朕也是才知道,呼延旭那位王妃刚刚过世,想借此缔结两邦之好,联姻自是最合适的办法。”楚源将声音压低说道。

连乔抿着嘴不说话,半晌方道:“他想要求娶何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