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垂危 169(1 / 2)

“您不见她,她当然只好走。”连乔平静说道,坐到床边,用棉花骨朵儿沾了点热乎乎的红糖水,给皇帝滋润唇部。

楚源的嘴唇都干裂了,苦笑的时候那汤汁就沿着裂缝流下来,他也顾不得理会,“朕不是不愿,而是不敢,怕过了病气给她。”

连乔小心的用手帕揩去他唇畔的汁液,免得沾污衣裳,若无其事的道:“太医说了,您这病过不了人,又不是什么痨症。”

她这样语气平淡的说出“痨症”这个词,放在平日是会有点可怕的,但是楚源此刻听了心内只如一汪枯潭,他望着窗外萧索秋景道:“即便如此,朕也不愿她看到朕现在的光景。她出嫁还不到一年,本该是最幸福美满的时候,何必因为朕这个将死之人扰乱她的心绪?”

他郁郁的叹了一声,“朕知道,朕活不长久了。”

按照电视剧里的表演逻辑,连乔也许该用力扑在他身上,撕心裂肺地求他不要死。然而现实中,她听了只是默然,淡淡说道:“陛下何必说这样的丧气话?”

但是她也知道死亡是避免不了的,楚氏的血脉就不是长寿的那一型,从高祖皇帝起,无不中年而终,先帝驾崩的时候,也不过年方四十。

楚源显然预见到这一点,此刻才异样的平静。连乔同样明知是一种必然,又何必故作伪饰,装出许多矫情来?

皇帝望着淡青帐顶轻轻说道:“朕已下诏立弘儿为太子,他向来懂事,有他代为处理朝政,朕很放心。”

他微微侧过头,凝望着连乔,“朕也已经下旨,任你兄长为护军都尉,即刻回京任职。弘儿尚且年轻,将来若有什么变故,总得有人替他撑腰。只是你也须牢记,外戚专权乃大忌,用之须谨慎,切不可任由你兄长放任自流,将来一旦时局平靖,还得削其职夺其权为好,否则,弘儿只怕因你这位母后为难。”

皇帝俨然便是交代后事的语气,处处都打算好了。连乔蓦然有几分伤感,勉强道:“陛下说的是,只是您也须养好精神、早日康复为好,弘儿毕竟年轻,怎能担当如此重任,还得您这位父皇从旁看顾,多加照拂。”

楚源翻了个身,不再看她,悠悠叹道:“朕只怕来不及了。”

该劝的都已经劝过,再重复也是废话。连乔陡然觉得词穷,掩饰着替他掖了掖被褥,起身道:“臣妾去给您熬药。”

皇帝这些时日服用的汤药都是由连乔亲自看着煎服的,不许旁人插手半分,自然是为了放心。

掩上门出来,连乔就看到苏修仪等几个嫔妃零零散散聚在角落里,不知说些什么闲话,见到她出来,立刻一拥上前,七嘴八舌的问道:“皇后娘娘,陛下的病势如何了,这几日可有好转?”

连乔命侍卫将她们拉开,揉了揉酸胀面颊,随意说道:“陛下很好,诸位妹妹在宫中静候佳音即可。”

苏修仪见她态度这样敷衍,顿时老大不服气,索性冲上前嚷道:“皇后娘娘,您为何不许嫔妃进去侍疾?究竟是为了陛下好,还是为了不让咱们接近陛下,您才好暗中下手?”

同来的几位美人见她这样大胆,居然连皇后都敢诽谤,不禁怯怯的后退一步,免得被连乔认为她们同流合污。

连乔非但未生气,反倒望着她轻轻笑起来,“本宫倒不知苏修仪思念陛下之心这般强烈,既如此,你又何必急在一时,待来日陛下宾天之后,本宫自会送你与陛下团聚便是。”

这话分明是叫她殉葬的意思,苏修仪顿时大惊,再一想,连乔自己也犯了忌讳,胆敢诅咒君上。

她待要反驳两句,却发现周遭的侍卫都站着一动不动,只冷冷的看着她,连乔反而好整以暇的微笑。苏修仪这才想起,宫中纷传皇帝的病是治不好了,将来一旦驾崩,连乔便是母仪天下的太后,谁还敢与她作对?

思及此,苏修仪顿觉今日自己的所作所为真是蠢透了,本想着好好大闹一场,好获得接近皇帝的机会,没想到却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她心内又悔又怕,连求饶亦不敢,只得灰溜溜的领着那几名美人离去。

连乔也懒得命人将她追回来,这样的胆怯鼠辈,吓她一吓便足够了,压根不需要认真惩处。

午后连乔就命人召了杨涟过来,细细告诉他皇帝的病势,问该如何疗治,要不要调整一下方子。

杨涟耐心的给予解答,尽管实质上并无多大用处:皇帝这病根本难以治愈,区别只在于拖的时日长短而已。

连乔轻轻叹道:“看着陛下这样难过,每夜辗转反侧,睡梦里都不安稳,本宫心里实在难受得紧。”

她竟至落下泪来。

杨涟勉强劝道:“尽人事听天命,娘娘您只要尽力陪伴陛下便足够了,至于其他,还得看老天的意思。”

连乔接过他递来的手帕,拭了拭泪,自言自语的道:“若能有什么法子,帮助陛下早日解脱苦痛便好了,也省得旁人看着为难。”

皇帝这样耗着,也只会叫臣民忧心,倒不如早早结束这种局面,反正结果都是一样。

杨涟心中一动,似乎在她眼底捕捉到一丝黝黯的闪光,他迟疑了一下便谨慎说道:“娘娘照那方子煎药时可得小心些,不可弄错分量,里头有一味剧毒的乌头,即便多加少许,陛下如今的龙体也禁受不起。”

连乔擦干眼泪,感激的朝他一笑,“多谢大人提醒,本宫会注意的。”

她起身轻盈离去,留下杨涟怔怔的在后看着,心头如擂似鼓:他刚才的言语的确不失医者本分,但是总有一种不安之感,仿佛自己无意间做了杀人的帮凶――甚至并非无意。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