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杨倓的推荐人选100(2 / 2)

毕竟,杨广数次离开东都之时,都是让杨侗留守东都,杨侗虽然人不大,可权力却不小。

宇文述也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

见着杨侗进言了,他迟疑了一下后,最终还是保持了沉默。

杨侗的进言,也是让杨广忽然意识到,镇守潼关之人,最重要的是需要考虑担当此任之人的忠,其次是治军严明,最后才是才能。

而杨侗的那两句“在这个朝堂上,除了阿兄外,就属臣对陛下最忠”,“毫无恶名史”,回荡在了杨广的脑中。

杨广并不怀疑宇文述对自己的忠诚。

也不怀疑宇文智及会对自己有异心,但宇文智及是有前科恶名的人。

“胡闹,你怎可去镇守潼关。”杨广向着杨侗斥责了一声。

“哦。”杨侗悉心接受指责,乖乖的又退了回去。

杨广看向了宇文述,“爱卿的一片忠心,朕心甚感欣慰。”

“智及对朕的忠心,已不用再言说,朕欲准备大用智及。”

“潼关太远,朕想用智及的时候,智及无法快速返回,便去镇守孟津关吧。”

杨倓听到这里,放下了心来。

孟津关虽然是洛阳城外围的重要关隘,但重要性却远不及关中咽喉潼关,也及不上洛阳东出的虎牢关。

杨广将宇文智及安排在孟津关,没什么大问题。

杨倓不由看了一样杨侗的方向。

自己的这个二弟,很聪明啊,巧妙的让杨广放弃了任命宇文智及镇守潼关的念头。

“宇文智及,由你去镇守孟津关,勿要辜负朕对你的厚望。”杨广看向了宇文智及,正式任命宇文智及镇守孟津关。

“臣领旨,臣必不负陛下圣恩。”宇文智及慌忙领旨谢恩。

“仁安……”

杨广看向了杨倓,“此策出自于你,其中的关键之处的确是你最为了解,你认为朝廷中的将领,谁最适合镇守潼关?”

杨倓的心中,已是有了一个最为合适的人选。

杨倓出列进言道:“陛下,镇守潼关之人,臣有一最佳人选。”

“此人便是关内讨捕大使、左骁骑卫大将军,屈突通。”

史上的屈突通,虽然归附了李唐,还位列临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但是现在,屈突通还是隋廷的大将。

而且,屈突通是真心的忠心于隋廷。

史上记载,大业十三年李渊起兵造反,屈突通率领兵马在河东据守,阻截李渊的兵马入关。

屈突通强力挡住了李渊,李世民都无法将之攻下,逼得李世民不得不放弃,选择绕道入关。

之后,李渊与李世民顺利入关,攻打大兴城,屈突通不得不立刻率领兵马回潼关,可这个时候,潼关的守将已经被叛军杀了。

屈突通无法进入潼关。

处境一下子变成了腹背受敌。

后来,几乎是处于被包围状态。

而屈突通在大兴的家人,也已经被李渊所俘,派人劝降屈突通,屈突通直接将人杀了。

在处境愈发困难,几乎无路可走时,有人劝屈突通归降,屈突通痛哭说,“吾蒙国重恩,历侍两主,受人后禄,安可逃难?有死而已!”

之后,屈突通的儿子又受李渊之命来劝降,屈突通怒然大骂自己儿子,几欲一刀砍了儿子。

最后,屈突通的部下要么战死了,要么降唐了,只剩下了他孤身一人。

走投无路。

屈突通抱头痛哭,向着江都的方向跪拜,声泪俱下说:“臣力屈至此,已只剩孤身一人,非负国恩,非负陛下。”

大业十四年初,屈突通悲怆入唐。

那时大隋已经气数已尽,距离杨广身死江都也仅剩下两个多月。

可见屈突通是忠于大隋,完全可用。

杨倓续道:“屈突通正于关中述职,由他来镇守潼关,可保潼关在大隋的牢牢掌控之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