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同115(1 / 2)

丘湛读的书越多,想的便也越多,可是读来读去,却只瞧见高谈阔论,治世箴言,写了洋洋洒洒千万字,可是世道仍如此。

其实他也从未曾见过大恶,只是在聚德楼中道听途说。

有许多人在这里,讲着他们祖上的故事,说者或慷慨激昂,诉说祖上杀人如麻,或掩面而泣,挥袖哭喊祖上冤枉。

亦有侠义之士,吊民伐罪。

不乏腐败官身,舟沉替死。

总的来说,七分奸恶,三分冤屈。

可是他们都聚集在这里。

丘湛在罪孽中寻道,丘行谦从不去打扰,即使从溪风镇传回那样的讯息,他也坚决不会相信。

丘湛没回来,他也不去寻找,权当让他自己一个人静静。

这些时日以来,丘湛一直杳无音讯,纵使心中焦急,丘行谦却也一声不吭。

这是他和丘湛的默契。

丘湛在溪风镇的地牢的这段时间中,不吃不喝,日日夜夜地苦思冥想。何故少无所依,老无所养?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

直到他放下手上快磨烂的竹简,仰望牢笼,灯火恍惚之间,他似乎看见一片辽阔天地。

意兴阑珊,人影憧憧。

是空。

原来是空。

人性本空,似白纸一张,举世皆恶,则为人麻木不仁,遍地行善,则为人尽真尽美。

人性全在世道。

书简上的字是——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

丘湛溪风悟道,归来时已是半个圣人。

这只是他所悟,此刻是他所行。

“天下大同。”

丘湛仍是没戴儒冠,干净利落的短发下,一副标准的柔弱书生相,穿着与众不同的改良儒衫。

他所悟,前人早有书,他所辩,古人早有论。

但是他所行,前人未有行。

他得道于孔铎散道,亦散道宏愿于天下。

至此人间三百年,天下所生之人,皆感其德,本性向善。

溪风镇怨死孩童泥销之骨,泉下之灵,怨念得平,尽数解脱。

散道普度世人,不留自己一分。

丘湛身后,有道光、佛光普照。

婴灵既渡,天魂多年吸收婴灵之气而转化的本源,尽数为空,甚至被丘湛在祂与婴灵之气的纠缠中,寻得天魂三分本源,以一力镇杀之。

这一步行将踏错,天魂满盘皆输。

孔铎镇杀天魂,一镇永镇。

丘湛散道后,身形虚幻,他似乎看见一片辽阔的土地上,生长着一群善良幸福的人们。

老人在柳树下坐着摇椅,孩童在田野间嬉戏。

男耕女织,共话桑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