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自知之明31(2 / 2)

好像是那些考来考去都考不中的老白痴才会讲的话,他当年听过许多。

而李白龙自武童试起高歌猛进,至江北道解试拿到魁首,已是连中四元,足见前途无量,说这般暮气沉沉的怪话,真是令人费解。

想不明白,那就说吉祥话吧。

于是吴畏拱手道:“令师姐金榜题名,高中探花,当年合县欢庆,犹在眼前,愿解元郎宏图大展,成就姐弟同朝的佳话。”

“承前辈吉言。”

言谈甚欢,而后作别,吴畏站在原地,目送李白龙信步走向兵刑工房后方的县尉衙侧门,这才回过头,瞪了曾孙一眼。

“听到了吗,人家明年就去武举了,你今天不磕这个头,他日便是把脑门磕烂,人家也不会多看你一眼。”

唤作阿生的少年眼神明亮,摇头道:“我若是个天资有限的无能之辈,今日磕破了脑袋,人家也只会客气几句,不会把我放在心里,既然如此,何必叩头?他日我若功名有成,以同乡后进之身去拜他,人家怎会不见?”

吴畏显然爱极了曾孙,并未真正生气,他本来想再教训几句,但见到这孩子昂扬的少年意气,一时有些怔然。

而后,他伸手弹了阿生一个暴栗:“小小年纪,哪里学的这番道理?”

那少年意气风发,骄傲道:“是从一本了不起的书里学的!我这道理,叫做莫欺少年穷!”

少年人讲话,天真又可爱,吴畏本想教训几句,突然想到了自己曾意气风发、目空一切的少年时光,最终莞尔一笑。

罢了,儿孙自有缘法,老贼何必啰嗦。

“走吧,回家,今晚给你炒点聚犀米吃,再给你固一固根基。”

“好啊!”

老翁负手,少年挑担,祖孙一前一后,慢慢远去。

风中隐约传来少年郎好奇的询问:“阿爷,登闻鼓槌真的有这么重吗?”

这边,李白龙已来到县尉署的小院。

院子里有四个县兵,有两人赤着上身,正拿着石锁打熬力气,另两个围坐在石桌边,正在聚精会神盯着桌面,不知道在看些什么。

见李白龙来,健身man撇下石锁,慌忙披衣,两个坐着的听到动静,转头一瞧,便跳起身来,急忙迎上来,唱喏道:“见过云骑尉。”

李白龙亲热地拍拍他们的臂膀,问道:“冯老二呢?”

那几个县兵显然是李白龙的相识,没有什么拘谨之色,七嘴八舌说道:“近日外地武者不少,今天已是第五个了,县尉哥哥正在教他规矩。”

一名县兵搬来石凳,用袖子擦了几回:“云骑尉少坐,我去通告一声,教县尉哥哥快些打发了那鸟人。”

“倒也不用,等等也无妨。”

李白龙走向石桌,目光不由投向桌面。

桌面摆着一个汤盆,两只海碗,汤盆里放着大半盆炒黄豆,粘着盐粒,散发着诱人的焦香,一只碗里堆着切好的熟牛肉。

另一只碗里则是金黄色的粉末,乃是牛乳或羊乳熬煮成糊后晒干所得,桌边放着水壶,两只茶碗里满是乳黄色的奶香。

黄豆,牛肉,奶粉,这算是习武之人加餐补气力的经典小食了。

除此之外,这桌上还放着平平无奇的被拆开的一沓书稿。

李白龙随意一扫,入目便是不堪文字,显然非常低俗。

“……”

县兵们如梦初醒,立刻去拢藏书页。

活像是被班主任抓现行的傻哔学生。

李白龙神色淡然,指而问曰:“此为何物?”

一县兵赔笑道:“是本耍趣的腌臜书,云骑尉是不知道的。”

“……”

——你他妈都说是腌臜书了,我还能不知道是哪本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