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沈佳宜和宋晓青(下)(2 / 2)

第二点,再来说说电影里最精华的部分,然并卵基本都是虚构的,像高中时上课打手枪等一些极具喜感展示青春期男生手活很棒的段子,在小说当中是没有怎么提及的;再例如柯景腾复习英语和邻居吵架、在英语课上代沈佳宜受过等一些有趣情节,在小说中也同样没有提及;对了,还有增加班级凝聚力的班费事件,以及最经典的吻新郎片段,也自然还是虚构的,诸如此类,大抵是为了增加电影的趣味性吧,所以,能理解的。

懂了么,也就是说这些虚构的有趣的高中经历,他适当的修改一下,也可以嫁接在未来的同名电影中用来吸引票房。

即便如此,陈少荣本人还可以再贡献一些有趣情节的,比如给宋晓青写歌(窗外的牛啃草),为宋晓青减肥(多么励志),和宋晓青一起考进BJ(一个有清华北大的实力却任性的选择了央音,一个有央音的实力却臭屁的选择了中戏)……

第三点,我们再来说说这个国中部分,陈少荣认为这个按他自己的国中经历写就欧颗了。毕竟以后改编成电影也是直接从高中开始的,国中并不重要,至于会提及到的那位筷子腿意面姐,

这其实不算什么,毕竟柯景腾在国中时喜欢的也并非沈佳仪啊,他喜欢的是一位叫李小华的女孩,了解下。这个人物当初看的时候就感觉不讨喜,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有点绿茶婊的样子,说实话,他虽然不是很喜欢意面姐,但也不会故意抹黑,反正如实写她对未来的乐坛天王那些爱答不理的往事就行了。

最后一点,就是大学乃至以后的结局部分了,好吧,陈少荣还是按着他自己的经历来收尾吧:

中戏的大一生活;为了向宋晓青证明自己的实力,让她陪着自己去《金粉世家》剧组试镜;陈少荣失败了,但宋晓青却被导演看上了;宋晓青拒绝,说陈少荣不努力什么时候才能够长大,陈少荣生气,说他们没眼光他以后一定会出人头地;双方不欢而散,时间久了,陈少荣就想找宋晓青和好,还特意将她写的某首诗改编成了歌曲……

Oh,梦,一下子瞬间跳跃……

嗯,最后,用“梦”来作为结局。

大概就是,练歌练累了,陈少荣趴在桌上睡着了,然后他做了一个梦,梦到这首歌火了,他开始出专辑,紧接着专辑也火了,成为大明星他鼓起勇气向宋晓青表白但是收到好人卡了,他感觉自尊受到伤害就再也没搭理宋晓青了,直到二十八岁他已是华语乐坛天王的时候接到了宋晓青的电话,电话里被告知她要结婚了,而等到他在她的婚礼现场强吻了新郎之后,这个梦就醒了……

回首往事,他便提笔写下了《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这本对未来充满美好幻想却又处处透着伤感的自传体青春纯爱小说。

陈少荣和宋晓青和好了吗?

宋晓青喜欢过陈少荣吗?

陈少荣的那首歌好听吗?

陈少荣以后真能成为乐坛天王吗?

……

这样另辟蹊径的“那些年”也挺有意思的吧,带着这样或那样的疑惑,读者们自然而然的会将目光放到陈少荣的首张专辑上吧。

当然,如果小说扑街了,那也没什么关系,他的专辑火了自然会反哺小说的,最终起到的效果也还是会1+1>3的,虽说他可以多抄几首神曲照样也能一飞冲天,但神曲毕竟是抄一首就少一首的,省点用吧,况且他的首张专辑逻辑上来说是要符合他这个年龄段的,先把个性和音乐风格展现出来再说,确立唱片风格、成熟、进步、大成等等都留到下张、下下张专辑才是王道……

……

“少荣,你以后红了会做什么,嘿嘿,我以后红了就写首歌把我的梦遗女神王祖娴阿姨请来一起合唱,靠,你别笑,我是认真的……”

“噗,思念是一种饼吗?那你得抓紧了,王阿姨可能要不了几年就要退出娱乐圈了。”

“小陈,我决定了,过两天我就去找沈佳仪表白,失败了也无所谓,我就是想告诉她,我比柯景腾那个胆小鬼更勇敢,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

“至少我们还有梦……明天就出发吧,记得坐火车,别又被人截了胡。”

“小陈……”

“强哥,不用说了,我对槟榔过敏。”

……

街道的铁门被拉上,只剩转角霓虹灯还在闪,喝完酒之后,唯一清醒的陈少荣无奈的承担起了这三个醉鬼的善后工作。

在将他们都安全的送达老王家后,陈少荣就急匆匆的离开了,快到十点了,再不回家,他老妈要发飙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