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吸血鬼热潮34(1 / 2)

电影,即使是在现如今的维瑟斯中也称得上是个足够新奇的玩意儿。

一群“专业人士”围绕着各式各样神秘且奇妙的盒子忙忙碌碌,最后制作出能够在宽大的幕布上投放的或是纪实或是虚构的影像,这中间究经历了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对于外行来说无疑是个不得知晓的黑箱,像极了神秘莫测的魔法,令人心生向往。

而在维瑟斯这座日新月异的城市中,作为一个刚诞生不久的新兴事物,一种还远远未能普及的全新的娱乐方式,仍处在起步阶段的电影的存在本身却并没有给大部分维瑟斯的市民们带来什么冲击。

这也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实际上一般的平民百姓其实压根就接触不到什么电影,不论多么美好的幻想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总是极其脆弱的,那过分昂贵的票价足以让所有感到好奇的一般市民望而却步。

毕竟当你必须去在为了观看一个前所未见的陌生玩意儿而在接下来的几天只能喝西北风以及痛痛快快的饱餐一顿这二者间做决定时,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其实也就只有那些家境足够富裕的市民以及达官显贵,更准确的说是那些新贵族们才会为了追捧热潮而去关注电影的存在,电影在当前阶段也终究只能沦为一种小众的狂热。

这个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

电影本身确实是这样,但其以另一种形式带起了讨论。

也许是一种营销策略,又或许只是纯粹的巧合。

最早的时候只是一些大人物们在报纸上对电影内容的大加赞赏,接着是打工人茶余饭后的侃侃而谈,最后是街坊邻里的窃窃私语。

于是一场前所未有吸血鬼热潮在短时间内席卷了整个维瑟斯市,各种体裁的相关作品像雨后春笋一样接连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争先恐后的试图抢夺这一时的红利,随后又如掠食后的秃鹫般迅速消失。

这整个过程也就大概几年的时间。

先前曾经说过维瑟斯的市民们更担心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都市传说,这其中的一部分与吸血鬼题材曾经的流行是脱不开关系的。

以讹传讹,三人成虎。

相机发明至今业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了,现在却仍有人迷信相机的摄影会夺去人的灵魂,那么才刚刚问世不久的甚至同样要进行拍摄的电影又如何呢?而这样的电影所引起的热潮又会被作何感想呢?

“我听说只要独自走夜路就会被袭击,并且即使是警察也抓不到犯人。”

“我听说只要看到血红色的光芒就说明它们就在附近。”

“我听说即使是亚人也不能发现它们的踪影。”

“我听说卡斯特维区的那个宅子......”

“我听说......”

很多市民也许并不知道吸血鬼到底是什么,也没有看过那个大人物们曾竞相追捧过的奇幻电影。

但因生活所迫而早出晚归的维瑟斯市民们怎么能不担心这样一个神出鬼没却危及性命的所谓“都市传说”呢?

与基本遵循动机有迹可循的杀人犯不同,市民眼里的吸血鬼更像是一种天灾,如果连强壮的亚人都会有危险,那么在枪支管制比以往严格的如今,惹不起自然只能躲了。

至于什么故事,什么虚构形象,你说这个谁懂啊?我听说隔壁家的约翰昨天夜里才刚被袭击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