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马家犯啥事儿了?(1 / 2)

农村的早晨,向来不用定闹钟。

天刚亮,村里的公鸡就叫得此起彼伏;再晚点儿,因为全是平房,采光特别好,似乎太阳都催着你起来。

特别是,农村下地干活的人,都趁早晚,图个凉快。不到六点,就能听到街上人们来来回回地打招呼。

马越也是大概在这个时候起来的。

出屋,马红军已经准备好了早饭。吃完之后,三个人一起去了饭馆。

村里都说,今天是孙遥开业的日子,想看看见过大世面的人,能弄出什么名堂。

到那里一看,发现那边儿已经在忙活了。

饭店上拉起了五六个大条幅,什么“马家坨子村委会祝贺孙遥大厨新店开业”“镇商会祝贺孙遥大厨新店开业”。

门前,系了大红绸带,是用来剪彩的。

往前,用气球做了个拱门,粉的红的,还用麦穗扎起来做了个通道。

再往外,还停了四辆摩托车,一方面当摆设,另一方面也显示他的朋友身价比较高。

诺大的饭馆标牌,现在用大红布蒙着,看不出来到底叫什么名字。

所有这些,用的全是城里店铺开业的套路,也显示着孙遥确实在城里呆过。

但是,马越就纳闷了。

这设计者,看不出来效果吗?

城里开业,门面大,举架高,摆这些东西有空间。

这小平房,弄得横七竖八的,不仔细看还以为是要搬家呢。

随着时间过去,孙遥门面前的人也渐多。

一方面是他的亲戚朋友到了,另一方面,是地里干活的人,气温一升都回来了,没事儿的就来看看热闹。

孙遥也终于出现在人们视野之中。

他穿着短袖衬衣,西裤,皮鞋,还扎了个领带,在农村人看来挺洋气,但在马越眼中,怎么说呢。

多少年后,有个词叫中二,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九点多,他的店面前用音箱放起了音乐。和结婚那些唢呐不同,他这放的是《NOLIMIT》,属于比较新的迪斯科舞曲,震撼的低音和流畅的鼓点儿,带着不少人们直点头跺脚。

10点38分,孙遥剪彩了。

饭店牌匾上的红布也被扯下来,饭店真名出现在人们眼前。

“通八路饭馆”。

与此同时,他自创的广告词也出来了:“到通八路吃饭,八方道路路路通!”

马越暗笑,你别说,其实有点儿意思。

他知道孙遥为啥叫这个名。

这边叫马红军,那边就叫通八路,就是要毫不掩饰地跟你对着干。

毕竟,他不能叫皇军,太军,因为这条路上没那么多东洋友人来光顾。

就这思路,挺新奇,而且很适合司机。

在牌匾周围,还有他的各种宣传文案:城里秘制烧鸡酱肘子,定制酒席,餐具租赁,预定海鲜。

同时,从店里,他们也拿出了两张宣传海报,上面显眼的“大特价”“开业大酬宾”字样下,是基本的菜谱。

鞭炮声一响,店门口马上就热闹起来了。

孙遥也一脸笑意地招呼着人们进去坐坐。

农村人,喜欢看热闹凑热闹,进去的不少,但吃东西的可没几个。

家就在附近,谁没事儿跑饭店来吃,那可都是钱。

但是孙遥请的那些朋友,却真是给面子,每桌都四五个菜,坐了三四桌。

特别是这会儿,过了11点,已近饭点儿,跑长途的司机见这儿热闹,零零星星停车,也有个三四伙去吃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