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行路难57(2 / 2)

众多大臣聚集于此,等候早朝。有人在商议赈济北地灾民。

“诸位同僚,苍州已经连发十数封紧急公文,东胡骑兵烧杀抢掠,所过之处,赤地千里,百姓无粮可食,饿殍遍地……”廷尉岳阳说道。

户部官员周大人面露不屑,“听闻苍州十室九空,前线作战不利,单单指望朝廷赈济,怕是远水解不了近火。”

“那些久经战乱的苍州百姓,难道不是我大胤子民?眼睁睁看着百姓饿死,还做的什么父母官!”御史言官听不下去了,冷声驳斥道。

周大人面色涨红,“你!”

“好了,都别吵了。”太傅秦无涯皱起眉头,阻止了这场争吵。

御史语重心长道,“诸位同僚,东胡势大,朝廷就算暂时不发援兵,至少也要提供一些粮食给百姓活命吧……”

“南州举旗,青州沦陷,定州大旱,又不止苍州一处需要救济。”周大人冷语道。

岳阳说了一个比较实际的问题,“北地处于战火,往苍州运送粮食,代价太大。”

“末将愿意负责此事,只要朝廷出粮,末将必定将粮食运送到前线百姓手中。”军方的一位将领看不下去,站了出来。

众多大臣在朝房里争论了半天,总算有了结果。经过大致估算,苍州前线遭遇兵灾的百姓,需要五万担粮食救命。

庞太师端着茶盏,老神在在坐在朝房一侧,并未参与争论。这时,那位参与讨论的周大人凑了过来。

“老师,他们总算争论出来结果了,”周大人上前一步,小声耳语道,“大概需要往前线运送5万担粮食赈灾。”

“不错。不错。”庞太师闻言,坐直了身体,小声叮嘱道,“奏折里多加三万担,截留下来的粮食,到时运到城外我的庄子里。”

周大人很识趣地点头应下,庞太师见状露出心满意足的笑容。

“太师为民请命,赈灾一事还得您老亲自操办啊。”周大人拱手,表情严肃。

“那老夫只好勉为其难,为百姓做主了,”太师嘴角上扬,“苍州兵灾,百姓无粮可食,性命攸关,直接命有司开仓运粮吧。”

周大人情绪激动,躬身递上了奏折,“太师,这是下官拟好的奏折。”

太师接过奏折,拿起笔做了批示:八万担粮,火速运往苍州,赈济灾民。

“太师高义,实为我等之楷模。”周大人装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躬身行礼。

庞太师心中冷笑,千里做官只为财,有国难财不发是傻子。面上却装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此事我会奏请陛下,尔等速速去办,赈济灾民,刻不容缓。”

秦无涯和岳阳等人,自然看出了庞太师的算计,却都没有出声。这位周大人是庞太师一系的官员,官场这点事,看破不说破,没人愿意给自己树敌。

八万担粮食,尚未出京,就已经少了三万担。最终经过层层克扣,运抵苍州,能够进入灾民口中的,怕是不剩下几粒米。

村庄。

夜朗与夜儿从定州完成任务返回。

两匹马拉着一辆大车,车上装着粮食还有各种杂物,缓缓来到村口。

阔别许久,兄妹二人回到了这个收养孤儿的小村庄。

老婆婆看着车上的东西,喜笑颜开。板车上有粮食,还有新衣,药材和糖果。

孩子们欢笑着围在婆婆身边。每次夜朗兄妹回来,是这群孤儿最欢乐的时光。

村子里,有秋千,有沙坑,有蹴鞠。无忧无虑的十几个孩童,分到新衣服和糖果之后,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哥。这世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夜儿看着欢笑的孩子们,心中感慨。

夜朗望着远方,叹息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子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若是战神楚白衣没死,当了皇帝,就不会容忍像隆王这种草菅人命的恶人。百姓会活的比现在更好。”夜儿气呼呼的说道。

夜朗沉默。人力不可胜天,兄妹二人能力有限,无力改变这个世界。

“寒冬至,梅花开,生儿莫踏行伍路。年前二子赴沙场,来年只剩尸骨还,家中白发送黑发,老父老母眼哭瞎。寒冬至,梅花开,儿孙勿近征兵事。来问家中儿几岁,慌称生的是女娃,宁愿终身做乞丐,不为昏君去守家。”

这稚嫩的童谣从一女孩口中缓缓唱出,带着一丝悲凉,带着一丝对前路的无奈与迷茫,落入夜朗兄妹耳中。转头看去,只见两名陌生孩童,坐在村子中央。

夜儿注意到,村里两个新来的孩子,男孩断了一条胳膊,女孩一条腿上溃烂不堪。

老婆婆走上前去,细心的照料两个孩子,喃喃自语道,“苍州战乱,这是侥幸逃难过来的两个小家伙……”

“从苍州走到金陵,千里之路……”夜朗闻言,不禁对这两个孩子高看一眼。

老婆婆叹息道,“是啊。我也是见他二人太可怜,于是便收留下来。”

“小妹妹,还疼吗?”夜朗上前,蹲下来帮两个孩子检查了伤口。

女孩懂事的让人心疼,摇了摇头,“不疼。”

“你呢?”夜朗看着男孩问道。

男孩坚强的摇了摇头。

“哥哥带我逃出来,半路遇到了山贼,哥哥带我跳下山崖……”小女孩缓缓道来,平静的言语听了让人揪心。

从战乱的苍州,带着妹妹一路逃难至此。许是被这份兄妹之情打动,夜朗想了想,吩咐道,“婆婆,每日帮他们换药,伤口不可沾水。多熬些骨汤补补身子。”

“少爷放心吧,老婆子晓得了。”婆婆点头应承。

“吃吧,疼的时候就吃一颗,很快就熬过去了。”夜儿递了一串冰糖葫芦过去。

女孩乖巧的接过,咬了一颗,顿时眯起眼睛,露出幸福的表情,“谢谢姐姐。”

一颗糖葫芦,治愈了战争伤痛,夜儿不忍再看,眼眶微红,捂着嘴转过身去。

夜朗将妹妹揽入怀中,轻轻拍着后背。

夜儿面露不忍之色,“哥,这世道也太不公平了。”

“世上注定有离别,一场战争下来,死伤千万,”夜朗平静的看着眼前这一幕,“或许从呱呱坠地那一刻,命运已经注定,他们能够活下来,难道不好么?”

夜儿无言以对。是啊,对战争的孤儿来说,这个村子,已经是最好的结局。

“生在乱世,人命就如蜉蝣,”夜朗说道,“只要还能活下去,便是好的……”

夜儿听完哥哥的话,低头看了一眼受伤的两个孩子,沉默了。

金陵街头。

行人匆忙,店家也是面带忧色,没什么心思做生意。自从南州大军攻入中州的消息传来,金陵百姓脸上便少了许多以往的潇洒自在。

楚天与叶紫萱在一个杂货店门外碰头。

“说好了一起逛街,楚哥哥很准时。”叶紫萱见到来人,露出了笑脸。

楚天调侃道,“美人相邀,我怎敢迟来?”

叶紫萱闻言面容泛红,眼神流转间煞是美丽。

二人一起逛街,不知不觉走向南城方向。金陵分内外城,外城就数这南城最是热闹。杂耍卖艺,镖局布庄,胭脂铺子,青楼楚馆,饭馆酒家,应有尽有。

今日不知何故,二人路经之处,竟然看到有很多流民在四处乞讨。

“楚哥哥,为何此地有这么多流民……”叶紫萱心思细腻。

楚天沉吟道,“这些人,应该都是从苍州逃难过来的。”

“为何不是从南边来的?”叶紫萱问道。

楚天平静回应,“我麾下士兵,入城之后,从不骚扰百姓,违军令者斩。”

“楚哥哥治军严谨,紫萱就放心了。”叶紫萱说着,露出担忧之色,“只是我听闻东胡骑兵一路南下,沧澜城已经危在旦夕……”

楚天微笑着安慰,“放心吧,我已经安排人手过去支援,沧澜城危局可解。”

“真的吗。楚哥哥,你真是太好了。”叶紫萱闻言,抬头看着心上人,破涕为笑。

快到南城城门附近,有几个孩子跪在路边,发髻上插着一根麦秸儿。

“楚哥哥,这是在干嘛?”叶紫萱一脸好奇问道。

楚天望着跪在路的小女孩,语气沉重,“插标卖首。”

“插标?”叶紫萱从未听过这个词,于是追问道,“头上插一根草,干嘛用?”

“卖儿卖女。”楚天深吸一口气,解释道。

叶紫萱感到震惊,“啊?你说什么?”

“插根稻草在头上,表示这孩子出售,多则二十两银子,少则三五两。”楚天道出了残酷真相,“只要付了钱,就可以把孩子领走了。”

“孩子也可以拿来买卖?”叶紫萱实在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再次确认道。

“卖。”楚天语气冰冷,只说了一个字。还有残忍的话他压在心底没说出来。在战争最残酷的地方,有些人常年食不果腹,甚至易子相食……

叶紫萱终于明白了眼前之事,情绪有些低落,“大胤,已经沦落至此了吗……”

虽然从小在深宫长大,但她早已不是不谙世事的女娃。投入楚天怀中,她实在不忍心看到这么凄惨的真相。

眼下情形,对于经历无数死亡的楚天来说,却不算什么。父亲战死,裕亲王府被人屠戮殆尽,镇北军十六万将士的牺牲,眼前这一幕已经无法影响楚天的心智。

在北地苍州,到处可见失去父母的孤儿,如野狗一般。甚至一个寒冷的冬夜,都会有无数人冻死,饿死。活下来的人,每天都在艰难求存。

楚天的脑海里,对父母亲人的记忆随着时间流逝,即便他每一天都努力回想,还是在逐渐的消失。母亲的音容笑貌,父亲的威严,在记忆中越来越模糊,唯一能记得清楚的,只有那刻骨的仇恨。

他知道,自己并不孤单。裕亲王府的亲人们,他们化作夜空的星星,默默注视着自己。而且,现在有了紫萱,有了钱九爷,还有那么多楚家死士陪伴。

他的理想,就是好好活下去。如果可以的话,最好为这个世界,带来一丝光明。

“走吧。”心中轻叹一声,楚天搂着叶紫萱,转身离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