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1边关告急73(1 / 2)

一夜的朔风劲吹,肆虐呼号,金陵城内外冷寂的一片。

二月末。

皇帝楚南星终究未能等到春天结束,在御书房内自缢。太监宫女们提前收到了严厉警告,未有丝毫消息外传。

陌生的士兵,封锁宫城。朝廷百官、后宫嫔妃,至今无人知道发生了什么。

中州边境。

通往定州的官道上。

两名衣衫褴褛的农夫,各自用扁担挑着一担柴火,在官道边上走着。

突然,几十名士兵骑马奔袭而来。马匹停下时,恰好拦住了两名农夫的去路,将二人团团围住。

三皇子楚无伤衣着破烂,脸上满是污渍,扮成山野村夫模样,想要过关去往定州。

小队长开口询问道,“二位老乡行色匆匆,这是要去哪里啊?”

“回军爷的话,小人是附近村里的农户,刚从山上打柴回来。”楚无伤装扮成的农夫,小心回应道。

小队长没有急着拆穿,“看你这白白净净,细皮嫩肉的,你会是农夫?”

“军爷说笑了,小人这等粗鄙下人。”楚无伤讪笑着想敷衍过去。

小队长接着问道,“听你这口音,不像是定州周边的,怎么还带着京腔呢?”

“我家婆姨是从中州嫁过来的,时间久了,小人说话自然也就带了一点口音。”楚无伤当下一惊,只能硬着头皮回答。

“那不知尊贵的三皇子殿下,您的婆姨现在家住哪里啊?”小队长冷笑着问道。

被人识破行藏,楚无伤也不再隐瞒,大笑着,“哈哈哈,那罪子真是好本事。”

小队长平静的看着对方,“怎么,不再掩饰了?”

“既然被你们发现,那便是命该如此。”楚无伤倒也硬气,露出了皇子气魄。

小队长点头说道,“既然认命了,那卑职就前来送殿下上路。”

“乱臣贼子,父皇不会放过你们的。”自知已经在劫难逃,楚无伤大声喊叫。

小队长嘴角上扬,“也是。殿下逃出京城有段距离了,大概还不知道金陵的情形。好叫殿下知晓,昏君已经自缢。”

“你说什么!”楚无伤闻言,大惊失色。

小队长耐心解释道,“包括昏君在内,皇后、太师、荣王、隆王、宗正、还有三殿下的二位兄长,都已经在黄泉等着你了。”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那罪子凭什么有这般手段!”楚无伤疯狂大叫。

小队长不想再多废话,眯起眼睛,下了命令,“动手!”

十几名士兵上前,将三皇子乱刀砍死。这位最能隐忍的皇子,死不瞑目。

至此,皇帝楚南星和他的三位皇子,尽皆被清算。

小队长骑在马上,看了一眼地上的尸体,“尸体带回去交差。收队!”

金陵城。

听风阁。水榭。

听风阁总部所在。凉亭下,白清羽与楚天相对而坐。

亭外下着毛毛细雨,远处的景象在雨幕之下逐渐模糊。

楚天望着迷蒙天色,幽幽一叹。

“贤侄,你的心乱了。”白清羽抬头看了对方一眼。

楚天回过神,拱手道,“世伯今日相邀在此,不知有何指教?”

“三皇子楚无伤已经伏诛,死在定州边境……”白清羽话锋一转,“之前你安排人手,携带火炮支援沧澜城了对吧?”

“世伯果然消息灵通。”

白清羽嘴角上扬,“那当然,不然怎么当你世伯呢。”

“世伯找我来,不是为了打趣的吧。”楚天一脸无语的模样。

“只可惜,东胡王选择迂回前进,放弃沧澜城转而攻打边镇弥城,”白清羽平静的沏茶,“本来东胡不会绕路,沧澜城防线应该还能抵挡一阵子。”

楚天闻言,知道了对方的意思,“当时担忧沧澜城危局,便安排了手下……”

“我说这些不是怪你的意思。东胡骑兵改道之后,苍州南部数日之间连续失去了几座边镇。眼下弥城告急。”白清羽自顾自的说着。

“东胡王耶律齐,已经拿到了中州军队布防图,”楚天声音沉重道,“若无法遏制东胡大军的攻势,一旦被其突破了弥城防线,恐怕会一鼓作气打到金陵。”

“战场局势,牵一发而动全身啊。”白清羽叹息道。

楚天低下头,有些自责,“此事,是我冲动了。”

“苍州地形狭长,为抵御东胡的天然屏障。东连定州,西接幽州,南边就是中州沃野,东胡觊觎已久……”白清羽没有说教什么,平淡开口道。

楚天自然明白苍州的战略意义。自东到西的狭长地域,多山地丘陵,因此无需修建太多城池,是防御东胡入侵的天然屏障。

简单来说,这是一条咽喉要道,南边是富饶繁荣的大胤皇朝,北边则是披着野猪皮长大的游牧民族,有的地方至今仍然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

很可能诸位会问,数千万人口的大胤皇朝,为什么会被尚未开化,人口不足百万的野人追着打,甚至提到东胡就吓破了胆。这里边更多是政治原因,太复杂了。

无论如何,苍州是东胡与大胤之间的战略要冲,谁占住苍州,谁就掌握主动。

苍州北部,大片草原,矿藏丰富。若大胤国力强盛,苍州是向北部草原扩张的跳板。而一旦大胤国力疲弱,苍州就成了抵御东胡人南下的的门户。

白清羽拿出一副地图,在石桌上展开来,“今日邀你来此,不为对错,我们叔侄二人好好研究一下,北击东胡的策略。”

“世伯如何确定我要北击东胡?”楚天犹豫后,开口问道。

白清羽反问道,“不然的话,你还是楚白衣的儿子吗?”

楚天望着眼前的地图,郑重点头。

只见地图上画着好多犬牙交错的进军路线,看来白清羽对于出击东胡的策略,已经研究了很久。当真无愧算无遗策的名号。

文渊阁。

朝房内。

今日三公已经到了两位,唯独庞太师缺席。

太傅秦无涯,太尉杜仲,与奉常徐明义站在一起。而其他朝臣们正三三两两各自聚在一角议事。等候早朝。

“奇怪,今日庞太师为何来的这么晚?以往都是他最早来的。”徐明义感觉今天的气氛有些奇怪。

杜仲老神在在,装作毫不知情的样子,“可能是有什么事耽搁了。”

秦无涯老谋深算,仔细观察杜仲的表情,已经预知到了局面的诡异,恐怕发生了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不仅庞太师,荣王、隆王、宗正、廷尉,今日都未上朝……

“杜公,听闻北地局势危急?”秦无涯当先开口试探。

杜仲叹息一声道,“苍州南部,数日间连续丢了几座边镇,弥城告急……”

“弥城是进入中州的战略要冲,一旦东胡突破防线……”徐明义变了脸色。

站在不远处的众多朝臣听到这个消息,也是纷纷露出惊慌之色。

“杜公。今日你我务必要拟一个条陈出来,稍后天家奏对,不至于毫无建树。”秦无涯已经看出今日朝房内事有蹊跷,倒是没有乱了方寸。

“太傅大人言之有理。”边上有几位朝臣出言附和道。

徐明义也是深以为然点头赞同,“事急从权,杜老,你就透露一点吧。”

“杜公可否说说,苍州战况究竟如何了?”秦无涯出言试探。

“苍州守军历年来抵抗东胡入侵,死伤惨重,朝廷并未补充兵员,而且拖欠前线粮草数年,”杜仲叹息一声,忧心忡忡道,“之前沧澜城告急,朝廷未发援兵,危急时刻,只有南州大军抽调了火炮和骑兵前往支援……”

“杜公的意思是?”听闻南州参与其中,秦无涯好像抓住了什么,追问道。

杜仲摇了摇头,“东胡骑兵势大,此时与东胡大军决战,苍州赢面不大……”

“誓扫东胡不顾身,数万貂锦丧胡尘。可怜宁川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徐明义发出感叹。自楚白衣故去,苍州将士和百姓,每天都在做出牺牲。

朝堂上的重臣,只顾结党营私。金陵城的豪富与权贵,酒池肉林,风花雪月。谁人在乎北地苍州赤地千里,血海飘橹,饿殍遍地。

就在众人忧心忡忡,各怀心思之际,小太监急匆匆的跑进来传话。

“陛下旨意,今日有事,不早朝!”说完,小太监匆忙转身离去。

留下众大臣面面相觑。

“看来太师早就知道不早朝,所以才没来朝房。”有人自嘲了一句。

朝堂大清洗的消息,尚未传开,众人看不清局势,只是隐约感到到风雨欲来。

百官纷纷离去。

此刻,秦无涯的脚步像是灌了铅一样,无比沉重。如果说之前他还只是怀疑朝局有变的话,那么今日文渊阁内所见所闻,却是让他确定了,大胤,已经变天。

苍州。

弥城。

东胡十万大军在城外扎营。

东胡骑兵在沧澜城一线,遭遇火炮剧烈打击,死伤无数。东胡王果断下令,放弃沧澜城,绕道弥城,由此处为跳板,突破中州防线。

弥城守将轩辕奇站在营帐里,旁边桌案上,放着副将冯三斤的战甲和令牌。他似乎还未从副将战死的阴影中走出来。

东胡生产力落后,以游牧为主,每年到了冬季,青黄不接,便要南下劫掠,大小战事不断,大胤士兵不堪其扰。

弥城守军不足两万,面对东胡十万骑兵,实在捉襟见肘。虽然接到了沧澜城示警,无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万多名守军,确实难以对抗十万骑兵。

“弥城的副将都已经为国捐躯,金陵方向还没有消息吗?朝廷可曾派出援兵前来?”轩辕奇忍不住,抱着一丝幻想,向身边亲兵开口问道。

亲兵摇头,“朝堂并未回复……”

“混账!”轩辕奇闻言大怒,“数日之间已经丢了几座边镇,若是弥城失守,东胡骑兵可一路南下,直捣金陵,朝堂上坐着的都是一群猪吗?”

亲兵赶紧安慰道,“沧澜城传来消息,让我们坚持一下,很快就会有援兵来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