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石蜜98(2 / 2)

  邓绥知道这石蜜的制造和刘隆有关,看完后,将这份奏表也让刘隆看了。

  刘隆想了想,对于奏表上所言颇感兴趣,道:“尚方令所言的那几个郡县都种植了早稻,粮食有盈余,种植柘倒是个不错的主意。”

  邓绥点头道:“他考虑地很周全。朝廷还要派出一些熟练的农户和工匠到南方教导百姓种植柘以及熬制石蜜。”

  提到南方,刘隆又想起了棉花。他对母后说道:“南方水热充沛,说不定

  会长一些利国利民但尚未被发掘的东西,或是如嘉禾那样的良种,或是如柘这样的美味。母后,不如下令让地方官进贡些新奇的物件,不拘贵贱,只能果腹保暖都可。”

  邓绥闻言,想了想,道:“隆儿言之有理,只是怕郡国会争相进贡新奇贵重之物,不仅不利民,反而有扰民害民之嫌。”

  刘隆听了,仔细想了一下,发现自己果然想得太简单,又道:“朝廷派遣官吏专门寻找这些东西,这样如何?”

  邓绥颔首道:“正好朝廷要派人去南方熬制石蜜,不如把这个任务也交给他们。”

  刘隆没有意见,手上又拿起蔡伦的奏表,突然想起了造纸术和印刷术,道:“母后,东观中的博士若是校出五经,不妨刻版印刷出来在郡县售卖。”

  邓绥道:“前些日子,刘博士回话说是校验出一些书籍,我等下吩咐尚方局让他们多招些工匠早些开工刻版。”

  “校书不易,刻版不易,恐怕要花费十数年的功夫哩。”邓绥叹了一声。

  刘隆笑起来道:“这都是士人常看的书籍,妥善保存,书版能用好久。再说这是教化百姓的好事,即便花费再长的时间也值得。”

  造纸术和印刷术是刘隆打破世家大族知识垄断的重要武器。刘隆很庆幸现在世家大族还处在形成的阶段,皇权对上世家大族几乎占据了碾压的优势。

  皇家要收拾某个世家大族还是容易得很,但若等待东汉末年,那些世家大族拥有巨大的社会声望,想要动他们就要面临社会舆论的讨伐。

  刘隆很庆幸处在被誉为贵族政治初开始的阶段,现在一切都有可能。

  晚上,陆离为二人端来饭食。距离新野君去世已有一年,身为外嫁女的邓绥守丧结束。她的饭菜才出现了荤菜。

  吃完饭,刘隆想了想,问道:“母后,熬制的石蜜可有送给几位舅舅?”

  “我已经派人送去了。”

  刘隆沉思道:“舅舅们还要为新野君守孝,但是兄弟姐妹们都已经除服。年长些的表兄将要入仕,年龄小的要学习。”

  “宫中诸儒皆备,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了长远计,母后早些接他们进宫,或学着做官,或学习经书。”

  邓绥迟疑道:“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