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124(2 / 2)

  刘隆侧耳倾听,张衡继续道:“下臣以辞赋闻名乡野,被征为僚佐,又以经学与马季长交游,校书东观。天文算数是下臣的爱好,志趣所在,故能继续坚持。“

  “然而,学而优则仕,学子多通经学律法,以便入仕。天文算数需要天赋和努力,但它不能为学子入仕提供

  便利,即使有,也多是太史令等职。”

  “非下臣不愿意,而是愿意学下去的人太少了。”张衡最后总结道。

  刘隆闻言默然,良久长叹:“使人不能养其天性尽其才,这是朕的过错。”

  话题一下子变得沉重起来,张衡正想安慰皇帝。

  刘隆突然又说:“天文算数关乎国计民生。在朕看来,无论是什么学问,只要有助于治理天下让百姓安居乐业都是好学问,持有它们的臣子都是国之栋梁,是大汉不可或缺的存在。”

  张衡听了,心中涌现一股暖流,感慨道:“下臣得遇圣上,是下臣之幸。”

  “下臣曾在东观时,见有中贵人求学于诸校书郎。这宫中寺人宫女数千,说不定会有愿意学习天文算数的。”张衡不忍看到皇帝情绪低落,于是出主意道。

  刘隆闻言眼睛一亮,世家子弟与儒生有更好的出路不愿意学天文算数,但宫女寺人们却乐意学。

  “如此,要劳烦张师傅了。”刘隆说。

  张衡连忙推辞道:“不敢当劳烦二字,但愿下臣不负圣上所望。”

  回到崇德殿,刘隆将张衡研究天文历法以及教授宫女寺人天文算数的事情和母后简单提了一嘴。邓绥没有异议,称赞刘隆考虑长远。

  刘隆听完有些羞恼,母后奉行的是夸夸法,每当他做对一件小事都要大夸特夸,着实令人不好意思。

  说完这事,邓绥提了另外一件事说:“这些年水旱蝗震,朝臣议论议论改元,隆儿你怎么看?”

  刘隆道:“水旱蝗震与改元没有关系,除了增加记忆的负担外没什么用处。母后与我都不信这些,大臣们有这样的功夫,做其他的事情有什么不好?”

  邓绥闻言笑出声:“哎呀,你这孩子旁的都好,就是……”

  “有些土。”刘隆立马补充上:“咱们大汉以农立国,天灾无常,正要绞尽脑汁提高农业收成,抚恤贫弱,带领百姓渡过难关。”

  “王莽倒是高大尚了,朝政制度一如古仪,古色古香,典雅凝重,可结果呢?绿林赤眉蜂拥而起。”

  邓绥无奈地笑着摇头道:“你呀你……大臣提议改元元初,寓意从新开始,说不定改元之后水旱灾害就没有了。”

  东汉这些年发生灾害的频率让人怀疑人生,素来不相信这些的邓绥有时难免寄希望于虚无缥缈,向玄学领域探出脚。

  刘隆回道:“延平很好啊,延续阿父创下的太平。”继承老祖宗光武帝的好运气。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