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2 / 2)

  刘隆颔首,笑着听蔡伦说五经书籍在各地的售卖情况。

  听完,刘隆道:“书籍的价格还是有些高。”

  蔡伦道:“纸张油墨的成本不低,即使不算雕版那部分,价格也不低。”

  刘隆道:“纸张可以选次一点的,油墨你再派人看能不能降低成本。哦,对了,纸张售卖如何?”

  蔡伦道:“现在各郡都有能造纸的人,纸张的销售不如以前。”

  刘隆闻言反而笑起来:“这是好事。当年府帑空竭,才用尚方局补充财源,尚方局本来就是服务宫廷的。现在纸张售价如何?”

  蔡伦道:“圣上说的是。漱玉纸等高级纸张大约在每张是十钱以上,次一等的大约在八钱至二钱间,最便宜的纸张也是一钱两张。”

  一钱在京师买两个胡饼,对于一般的人家而言还是过于昂贵了。读书习字的人少,需求少,不能走薄利多销,只能卖贵了。

  “你们定时举行一些优惠,折折售卖,哦,就是找个理由将书籍按原价的一半或者泰半价格售卖,或者允许士人抄录。”刘隆道:“尚方局售卖书籍,不是为了获利,而是推广教化。”

  蔡伦颔首应下,心中琢磨起来利用孝廉考试这个由头售卖起书籍来。

  刘隆心中叹道,还是缺读书人啊。

  唐朝时,世家之所以慢慢退出历史舞台,是因为寒族在政治领域崛起,逐渐顶替世家大族。

  百姓是大汉统治的基石,但寒族却是对付和顶替世家豪族的重要力量。只要寒族成气候了,刘隆就能和豪族硬碰硬。

  第68章

  九月,秋高气爽。

  高景与友人费宣从东莱郡来到京师,参加孝廉考核。东莱郡一共九人参加郡国的孝廉考核,他们二人位居榜首,于是被太守推荐到雒阳。

  雒阳城外,高景驻足,抬头望见巍峨壮美的朱雀阙,惊叹不已,拉着费宣的手赞激动道:“这就是朱雀阙?朱雀阙后面就是举办大朝会的德阳殿?”

  费宣也感到十分震撼,但他素来喜怒不行于色,抬起脚步继续往前走,道:“是的,我听说雒阳大儒云集,不知道能不能有幸拜见他们。”

  高景安慰他道:“一定能见到的。”两人来到接待孝廉的传舍住下,他们来之后,其他州部的孝廉陆续赶到。

  但孝廉们很少有人出去,都呆在屋内用心苦读,以期通过复试。高景读得头昏脑涨,出去散步,突然发现传舍百米处搭了一个卖书的棚子,挂起的布幡上写着:“东观校书折价售卖。”

  棚子里挤满了人,高景摸了摸腰间鼓囊囊的钱包,鼓足勇气上前。书籍价格高贵,世家敝帚自珍,高景本非世家大族出身,家中藏书不多,看到售卖书籍自然上前查探。

  高景一走进就听见吵吵嚷嚷的声音,一个寺人打扮的中年男子踩在案上,大声道:“诸位不要挤,书籍还有很多!不要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