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242(2 / 2)

  “考不上孝廉要找找他们自己的原因,有没有认真学经学?”

  话音刚落,邓绥疑惑地看着刘隆,道:“你这话说得……理直气壮。”

  刘隆闻言嘿嘿笑了一声,转移话题道:“母后,咱们接下来怎么做?”

  邓绥道:“挚公现在在雒阳。”闻言,刘隆的眼睛亮起来。

  连着几天,关于请废孝廉考核的奏表如雪花一样飞到邓绥的桌案上。

  崇德殿展开了几场争辩,尚书令和尚书仆射左雄舌战群雄,没有落入下风。

  不过刘隆都不在,对此引以为憾。

  “大汉的朝臣会群殴吗?”刘隆悄悄问江平。

  江平露出一言难尽的表情,正色道:“群臣在殿上互殴,乃是御前失仪对圣上不敬,免官下狱都不为过。”

  刘隆想起了现在的皇权,点了点头。

  东汉最著名的是外戚和宦官,外戚宦官强盛的时代都是皇权鼎盛的时候。外戚(宦官)依附皇权而存在,他们掌权是皇权的旁落,而非皇权的低落。

  刘隆很快见识到了东汉大臣的嘴仗。请废孝廉考试的奏表一直留中不发,尚书台又全力支持孝廉考试,这些大臣心中焦急,就在朝堂各陈理由,打起嘴上功夫来。

  “察举孝廉乃是祖宗旧制,现在尚书台违背祖制,操弄权术,置良才不用,仅靠一日之功就取人,实在可笑!”

  “往昔郡国每年举荐孝廉约莫二三百人,自从考核后,只录取几十人,甚至数十郡国连续三年未有孝廉出现。长此以往只怕民心不稳,恐有变数。请陛下圣上三思啊!”

  “考核的标准就放在那里了,这些孝廉学识浅薄通不过考核,与考试与什么关系?他们若是有真才实学,那些试题对他们而言易如反掌。”

  “各位也别在太后圣上面前装委屈,你们自己看看那些考生写的都是什么狗屁不通的玩意?‘郁郁乎文哉’写成‘都都平丈我’,孔子听了都惭愧有这样的徒子徒孙,还当孝廉为天下楷模呢,不如回去种粟米。”

  “你……你……孝廉乃是取孝子廉吏,岂可因文而废人?本为取德为天下楷模,但最后以文取人,岂非本末倒置,缘木求鱼?”

  “此言差矣,纵观朝堂诸公,名闻天下者文必达,如杨公、李公、虞公、挚公、许公……”

  “此次河内郡的孝廉陈公亦是名闻乡野的大贤,然而因为考核被遗漏在外,这难道不是朝廷的损失吗?”

  “呵……陈公,有何著作?有何卓行?有何徒弟?”

  刘隆看着下面大臣你来我往的争吵。一群人吵吵嚷嚷,吵到最后也不罢休,针锋相对,互不相让,若非两拨人都克制,只怕就要挥着笏板打起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