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264(2 / 2)

  “哈,我阿父岂是常人?”

  一行人继续强行,班勇回到久违的土地上,心中对漫漫黄

  沙生出亲切来。

  众人气势正盛,高举大汉旗帜,里面还夹杂着几面绣着“班”字的旗帜。

  班勇一心效仿父亲,重新将西域收复,沿路遇到匈奴人骑兵,奋勇杀敌,不顾己身。众人受到激励,也都奋不顾身,气势一路高涨。

  在班勇行军的时候,离敦煌不远的护羌校尉府也得到了消息。虞诩沉吟半天,命人请来诸羌首领商议事情。

  去年,虞诩曾上书询问若西域有变,该如何行事。皇太后回复,许其便宜行事。

  大汉这些年的年景确实不好,不宜打仗,但若真打仗却也不怕。

  诸羌首领听到命令都过来。自从虞诩担任护羌校尉后,以恩信笼络诸羌,经常召集诸羌打猎宴饮,赏赐无算,又极力调节汉羌关系。

  因此,诸羌对虞诩既信服,又隐隐带有畏惧。这可是平定先零羌之乱的狠人啊。

  虞诩见众人来了,说了西域的情况。

  一羌豪踌躇道:“明府,你的意思征发族人支援敦煌?”

  诸羌之乱不仅使大汉府帑空竭,并凉凋敝,也使羌人生活困苦,死伤无数。战争对于百姓而言,没有赢家。

  现在太平日子还没有过两年,众人心中着实不愿意再起兵戈。

  虞诩摇头道:“非征发,听其意愿。诸羌残敝,正要休养生息。我欲联合北地、陇西等郡太守征发兵士,为敦煌张胆。”

  “昔年,定远侯以千人定西域,我们这些人只不过是为其张目壮胆而已。若是碰到北匈奴,也不惧。我边地汉羌儿郎英勇善战,举世无双,定有斩获,到时俘虏以及朝廷赏赐,怕是不菲。”

  “陛下与圣上视华夷如一,我与你们如何,自不必说。你们若是有意,就来报名;若是无意,听凭意愿,不做强求。”

  虞诩这样说了,羌豪们心中反而有所意动。

  西域都护班超的事情,他们是知道的,千余人就能平定西域。河西四镇随便一扒拉,至少几千人。

  “这粮草是自备,还是……”一羌豪问。

  虞诩道:“皮甲武器马匹自备,粮草由府邸提供。”

  又一羌豪突然想起一事,问:“朝廷举办武举,羌人可参加吗?”这羌豪迁入内塞,与汉人杂居,仰慕大汉文化。

  虞诩大笑起来,道:“武举、明经、明法、明算都不限部族,只要有才皆可报名。金城郡的学校欢迎各位子弟入学。“

  “匈奴人金日磾后代复封侯,南匈奴王子兜楼储为圣上伴读,前途无量。诸位敢来,只要通过考试,皆可入京考试。我听闻京都考试极为公正严格,绝不会因为部族黜落诸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