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2 / 2)

  闻言,张衡顿了顿,不知道该不该感到荣幸,无奈道:“圣上正值青春,何必说这些不吉之言。”

  张衡离去,刘隆让人将星象图送到尚方局,令他们刻板印刷。

  再看女史的礼物,曹马一如去年,樊耿阎都送了女工,有送扇套的、有送香囊的。刘隆叫人收起来,放置一处。

  这个生日过得十分开心。

  天气越来越冷,连下几场大雪。今年雨水格外丰沛,连雪也比往年多。

  邓绥与刘隆担忧大雪冻死人,下令让郡国赈济孤寡贫苦的百姓。

  好在现在大汉南北都种植了棉花,各家只要门前屋后种植多一些,就能做一件袄子一床棉被御寒。

  当初推广棉花时,各郡国都是免费提供种子并且派农官教导种植。

  未到年关,周边部族拖家带口来京师参加新年朝会,一来就抱着鸿胪寺的人哭穷。

  北边草原上遭了雪灾,牛马羊等牲畜冻毙饿死成群,损失惨重,非但进贡的东西大减,还得要大汉接济渡过难关。

  大司农等朝臣知晓后脸都绿了,这得需要多少钱帛呀。

  若是不赈济,只怕这些部族就要骑马南下劫掠边郡。

  第103章

  邓绥召来大臣商议,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人说,这些部落都是鸟兽之行,不必赈济;也有人说,对他们抚慰而已,稍稍赏赐些布帛就罢了;还有狠人提出几个狼灭的意见。

  反而是一直念叨没钱没钱的大司农朱宠坚定地坚持赈济部族。

  朱宠道:“夷狄归义已是我大汉藩属,这几年来纳贡征兵均遵朝令。我大汉乃礼仪之邦,陛下圣上均是仁德之君,部族遭难,若不赈济,恐有损我大汉威名与陛下圣上英明。”

  护羌校尉虞诩领羌胡兵讨西域,度辽将军邓遵率南匈奴等破鲜卑,西域长史班勇发西域诸国兵征不臣,益州令长带西南夷御西羌。这些部族确实为大汉做出过贡献。

  “这是下臣统计的延平初年诸羌反叛的损失,请诸位过目。”朱宠说着取出几本账册,传阅重臣。

  “当年诸羌叛乱,战火绵延数年,府帑枯竭,并凉凋敝,死伤无数。兵患不能轻启,还请诸公三思。”他言辞恳切。

  尚书令附和道:“大司农所言极是。前者,护羌校尉、度辽将军以及金城、陇西、北地等边郡太守都言草原雪灾严重。羌胡匈奴未曾教化,若活不下去,只怕又启边患。”

  边患不能启,否则遗患无穷。

  邓绥与刘隆是倾向于赈济,主要原因确实如大司农所言。赈济虽破费,但能消弥大部分兵祸。

  邓绥颔首道:“朱公可曾计算过赈济需要的财帛?”

  自从知道部族遭灾后,大司农府就把今年所有通过明算考核的候补官员拉到府中,核实计算部落人数以及赈济钱帛,加班加点终于算出来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