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305(2 / 2)

  刘隆想了想,道:“就他先任郎中,上书言事,顾问应对。”

  樊嫽闻言,回绝道:“圣上,我兄长刚入郎署,就成为郎中怕是不妥。先让他在郎署学政,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樊嫽的兄长因着妹妹的关系,入了邓骘的幕府。樊嫽册封贵人后,以任子进了郎署为郎。

  刘隆闻言,笑道:“就以你的意思。”

  说罢,刘隆看了眼窗外,听到外面风声呼啸,转头对樊嫽道:“今日就留在这里吧。”樊嫽低头应了。

  樊嫽本来是聪明能干之人,接受宫务后迅速上手,裁决宫务多遵旧例,比想象之中更加顺利。

  她反应过来原因,不禁失笑。这宫中事务自然是按照皇太后的理念处理的,而她跟着皇太后处理了几年的政务,理念自然相同。

  樊嫽处理宫务,刘隆则在与母后商议新年施恩天下。

  商定之后,邓绥下令赐民爵二级,又赈济鳏寡孤独病弱贫等生活不下去的人粟三石,并赐贞妇①帛两匹。

  诏令颁布之后,这天下仿佛多了几分生气。

  天气渐渐暖和,今年参加岁科的人数再创新高。刘隆看到后十分开心,叹道:“大汉越来越好了。”

  “前儿不少郡国太守上书,请求保留孝廉明经等人省试的资格,说这些才学之士每年都在郡县再考一次,浪费人力,又阻碍后进。我觉得他们说的有些道理。”邓绥道。

  “这岁科考试主要是你出的主意,你觉得保留省试的资格如何?”

  刘隆沉吟,现在大汉科举制度草创,存在着许多不足,不是刘隆不愿意完善,而是每一步的改革都会涉及到相关利益方。

  但利益方没有出现或形成利益集团的时候,完善制度只怕会旁生枝叶,过犹不及。

  现在无论是孝廉还是明经等科,都出现了大量困于省试的人,已经形成了一股势力,从下往上推动改革。

  “既然他们这么说了,那就保留已获得的资格,直接下次参加考试就可以了。”

  刘隆说完,脸上露出笑意道:“这样以来,只怕录取率会越来越低呢。”

  邓绥点头笑道:“优中择优而已。诏令从去年的县试开始实行。”说罢,邓绥就让马秋练拟诏令发往尚书台。

  刘隆大怀欣慰道:“这天下的人才早晚一日尽入大汉,任我挑选。”

  邓绥轻笑一声,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那时间可长着呢,你等着吧。”

  刘隆笑道:“我争取活到一百岁,成为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邓绥闻言又笑道:“那你努力啊。”

  处理完奏表,刘隆返回德阳殿,刚到殿内

  ,外面就黑云压顶,刮起大风。

  “看这天是要下大雨吗?”刘隆自言自语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