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2 / 2)

  刘隆笑起来道:“伯姚女史出嫁,朕必定要为你添妆。若那人日后欺负你,朕为你撑腰。”

  伯姚道:“多谢圣上天恩,奴婢铭感于心。”

  邓绥惊讶过后,心中高兴起来,她身边的女史终于又有一个要成亲了。

  世间女子不易,特别是对掌权的女子。马秋练才华横溢,看不上世间的凡夫俗子。

  耿纨纨和阎雪入宫无望,但家族又希望她们再拖几年,直到完全失去入宫的可能,才会再给她们寻找人家。

  一人知道后,失望又郁闷,索性暂歇了嫁人的心思。这种事情邓绥也不好乱点鸳鸯谱,只得让陆离稍安其心。

  王娥知道时为时已晚,只得认了。俚人就俚人吧,好歹大女儿封了翁主

  ,没有人敢欺负她。于是,王娥转而为伯姚准备起嫁妆来。

  俚人首领已随伯姚进京,得了宫里的消息,立马上书求亲。几番推辞,皇太后和皇帝被俚人首领的真诚“打动”,许下婚事。

  和亲一事离大汉已经很远了,但帝后一人已经打定主意,群臣只能咬牙认了。他们扒拉出前汉的和亲旧仪,修修改改变成了今日的翁主成亲礼仪。

  因现已是九月,临近年底,朝臣定了伯姚明年一月从雒阳出发与俚人成亲。

  樊嫽私下里悄悄替仲姬问刘隆那人的长相如何,刘隆道:“俊朗慷慨,值得托付。”

  仲姬母女这才彻底放下心。

  宫中准备这件喜事时,一场波及幽冀青兖等多州的地震突然而来,远在雒阳的刘隆也感到了强烈的震撼。

  几天后,灾情陆续报到中央,最后统计下来受灾郡国多达一十七,比七月间京师发生的地震破坏性更强。朝廷立马派人出去赈济百姓。

  “还能咋的?只能认了。”刘隆对着樊嫽自嘲道:“我还要庆幸大汉没有出现民乱和瘟疫,而且边患都在可控制的范围内。”

  樊嫽也是苦笑:“人常说,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咱们还是要提防大疫啊。”

  刘隆道:“希望医府能够发挥起作用。”但是传染病即使在医学发达的现代,也比较棘手。

  樊嫽赞同道:“医府要世世代代办下去才好。”

  天气渐渐冷,步入冬天,草木凋零。应诏而来的医者陆续来到京师,刘隆与樊嫽一起完善医府的制度。

  走上正轨后,刘隆忙于他事,就将这件事交给樊嫽全权主持。樊嫽竟然请耿小鸾过来帮忙,邓绥得知后,让耿小鸾接替樊嫽卸任的长乐尚书郎。

  第113章

  八年过去了。

  对于有人而言,可能是日月如梭光阴似箭,但对于大汉而言,就像一个强忍疼痛的人以日为年地苦熬。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