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砖头制作,步骤繁多 109(2 / 2)

“就庆幸被押送到吕宋吧!”

百姓的叽叽喳喳声,若有若无的,杨宇知道,他们既想让自己听到,又怕自己听到,一来怕杨宇反感他们背后议论,二来又怕将少年夸上天了会飘起来,毁了这位良善的少年官老爷!

片刻后,王彪子领着牛群与扛着耕犁的大汉走来!

杨宇见到这个耕犁时差点没吓一跳,因为前世他在农村,在村里未通车之时,曾不止一次参跟爷爷用曲猿犁耕田的春耕任务,这直猿犁长度起码是它的两倍,好在是可以翻开五寸土地,将就着用吧!

杨宇起初还怕人不会使用,没想到说要用犁,人人跃跃欲试!

杨宇感叹:农耕时代果然名不虚传,男性都会!就连一个十六岁与杨宇一般大的人,都争着去耕田!

“大伙儿分成两组,每组十六人,一组牵着牛,一组扶着犁;有锄头的,在身后将翻开的土打碎,剩下没有锄头的百姓,就捡稻草根和稻草以及石头,打碎土块比较吃力,一个时辰轮换一批人,大家协同作战!”

杨宇叫来三个四五十岁的老翁,对着大家说道:

“大家记住,这几位老伯,以后就负责咱们红砖制作的工程大匠,我会将烧制之法告诉他们!你们日后就听他指挥,明白吗?”

“明白了!”

杨宇大声说道:

“好——现在,大家开始耕地,整理泥土每日就上午耕一个泥坑,下午耕一个泥耕,开始干活吧!”

说完,大伙儿都去耕作了,杨宇派人去通知一直没有存在感的四孙西朗和尹金良,让他们派自己属下的几个人来学习红砖制作的章程!

杨宇在早上他们收割稻草的间隙,已经将工业流程图画在纸上,一共写画了十张简略图,他将图纸分散给在场的十人!

杨宇说道:

“烧制的章程,总共有三章,接下来我一步一步的告诉你们:

【第一章:是泥团制作】

第一步:泥土的提纯加工。

也就是我们目前做的,等处理完了石子与稻草,我们会将泥土往旁边一堆,又来回翻土,翻了三层土后,直到土层翻开有半尺深以上的高度,我们才放水入土坑中浸泡泥土一天一夜!

第二步:放水踩泥。

浸泡了一天一夜的泥土后,我们需要放水,水放完了之后,群体人员赤脚在泥坑中踩踏泥土,将泥土中的空气排出来了,达到搅拌的目的,使其更加粘稠,大概要来来回回,一个地方踩几十次,基本十亩的坑,得一千个人踩一天左右!

第三步:收水,切割堆放。

也就是说,我们踩完了,还要收水,收水到什么程度呢,就是我们踩上去只有脚印脚掌再也陷不到土里为止!当然也不能干到无法将泥团塑形的地步!

然后我们用铁丝做成弓形的切割器,将泥块从泥坑中切割成一块一块大泥团,搬到砖头制作台旁边堆放起来,用稻草严实地覆盖起来,防止水分流失,以方便塑形!

【第二章:砖头塑形与晾晒】

第一步:每一个塑形台每天,准备一盆草木灰、塑形模具两个、两个塑形的人,两位搬运工!

第二步:一位搬运工,负责在堆放泥团的地方,切割半尺左右足够填满模具的泥团,送到塑形台塑形

第二步:塑形二人。一位负责给模具和塑形前的模具底部撒上草木灰,一位负责将泥团在石板上砸实后砸入模具塑形,二人一个时辰轮换一次!

第三步:由第二位搬运工,将塑形好的砖头,摆放到挖了排水沟的晾晒埂之上堆放,两块砖头之间,保留一两分的间隙以便通风吹干砖头,砖头上面晒干后,即可摆放第二层,与第一层砖头错位摆放,使得每块砖上方的中间位置都有通风,从而使砖头干得快些!

注意每条晾晒埂堆放的砖头,不得高于人肩,平齐后继续再往另一个埂堆放,还要在每一条堆完之后将稻草制成棚子盖在齐上,以免下午淋湿风干的砖头,晾晒的过程要持续到砖头里外全都晒干!”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