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举人 43(2 / 2)

乡试的场面的比童生试的场面更加的大了一些,来来往往的秀才们衣着也更加的得体,老中青都有,吵吵闹闹的像一个大的菜市场。所以,地位再怎么高的人在最在乎的事情里也会显得有些疯狂。

省城的贡院在东南角,以往人烟寥寥,现在却是门庭若市,入贡院考试的检查和童生试差不多,陆续的考生已经就位,简陋的考棚在考生进入后就开始锁门了。

号房内十分狭窄,只有上下两块木板,上面的木板当作写答卷的桌子,下面的当椅子,晚上睡觉将两块板一拼当床。考棚里还为考生准备了一盆炭火、一支蜡烛。炭火既可以用来取暖,也可以用来做饭。考生考试期间与外界隔绝,吃饭问题得自己解决。监考官,只管考试作弊,至于考生在号房里的其他动作,监考官一概不问。

就这样,易秉文开始了自己的第一场考试,三天的时间还是挺难熬,吃喝拉撒的都在一间小小的空间,炎热和寒冷,昼夜温差很大,对身体来说很煎熬的。

在难熬的时间也是会过去的,散场的时间也是悄然到来,在繁荣的聚会也会有散场的时候,乱糟糟的贡院门口车水马龙,又变的有些萧瑟了。

接下来的日子在玩玩闹闹的日子里,易秉文也彻底放开了,多年的书海本来已经让易秉文觉得磨平了棱角,但是考完试的那一刻,还是放飞了自我,一阵一阵的玩耍日子是最消磨意志,等到回过神来,乡试的成绩都快要放榜了。

此时的易秉文已经是在家里待了有一段时间了,这天放榜的日子里,步卿言约着易秉文在县里酒楼等信儿,王婉柔也在,所以就这么三个人,点了个包厢,斜对着县衙门口,来报喜的衙役肯定是要先来县令这来报到一下。所以他们三人就在这边等着,可以最先的看到成绩。

突然就有报录人跑向县衙,一会儿功夫才从县衙里出来,一群人四散着叫嚷着各自新贵人的名字不出意外的,榜上都有易秉文和步卿言的名字,只不过随意打听了一下就知道不是什么好的名次,两人都有些气馁,不过年纪轻轻的就进了举人,也是不错的了。

匆匆从酒馆中走出各自奔向自己的家,报录人本身是要到士子各自的老家报喜的,这也算是朝廷给寒窗苦读的学子们一个衣锦还乡,扬眉吐气的优待,金举人,银进士,穷秀才,可不是说说而已的。

刚出了县城门,就见城郊的小村子闹起了热闹,看着天气还早,索性,易秉文也不着急回家了,反正现在他是举人老爷了相信一个小小的衙差也不会怎么地他。就走过去看起了热闹。

只见一群人簇拥着衙差朝着村末头一个草屋带披屋门外还有茅草棚的破旧屋子走去。

就在众人走到门口,易秉文就见一老妇人吓得瑟缩进了屋子,任是相邻怎么说都充耳不闻,只是高声对着门外的众人嚷嚷着,“我儿未在家,我儿未在家”,可见是真的吓着了。

一群人好像商量了些什么,突兀的从人群中跑出个半大小伙子,约莫也有易秉文这么大,急匆匆的离开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