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捡漏和掌中界的玄机(2 / 2)

另一方面,他对修仙界的认知太少,多了解一些有关修仙者的事也不是件坏事,没有人可以请教的他,唯一获取知识的途径就是书籍了。

没过多久,他就提着几本天价书回到了自己的窝居。

没想到有关修仙者的东西,就算是本杂书都贵得吓人,要了他一万块钱,幸好进入迷魂谷前,唐语清就提醒他把卡里的钱提成现金,否则他今天非得尴尬在那。

李尘很快在书中找到了种子不发芽的原因,原来但凡是灵药种,无论种类,都必须要有充足的灵气才会生根发芽和生长。

他选的这条山脉虽有稀薄的灵气可以供他修炼,但还不足以供养灵药种子生根发芽。

李尘气馁的同时,竟在接下来的几日里,发现了掌中界的真正使用方法。

在一本“奇物鉴”上,提到了上古时期修仙者们用来存放物品的法器,储物袋,或者空间更大,更高级的空间戒,须弥镯等空间宝物。

这些空间宝物的使用方法非常简单,只要用神识锁定物品,加以些许法力摧动空间宝物,宝物便能将神识锁定的物品收入其中。

李尘联想到了掌中界,依葫芦画瓢,竟真的把几粒种子送进了掌中界。

当然了,要取出来的时候,同样用神识锁定这几粒种子,种子便在绿芒包裹中,被送出了掌中界。

几经尝试,他发现超过拳头大的东西就无法送入掌中界了,同时活物也无法送入掌中界,最好的列子就是虫蚁都无法送人掌中界。

掌中界内既然有泥土,应该能培育种子,原本李尘都没有抱太大希望,毕竟掌中界能够储物这一点就已经很逆天了。

然而,在将种子种在掌中界半个小时后,李尘的神识再次探入掌中界时,竟看见了几颗小嫩芽,太过激动的他一个不小心,从山洞里仰了出去,顺着山坡滚了下去。

好在斜坡上草被丰厚,李尘倒没受什么伤,激动的他刚爬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再次确认,刚刚不是眼花或者幻觉,当神识再次浸入掌中界时,那块黑色的土壤上的的确确多了几颗嫩绿可爱的芽儿,颤抖的手臂是那颗狂喜到无以复加的心。

过了老半天,他才平静下来,面无表情的爬回了山洞,开始专心研究那本蓝皮古书,研究上面的炼丹方法。

炼丹必学两门法术,控火决和控物术,此外还需要一个丹炉。

这可让他有些头疼,毕竟没有修炼这两种法术的口诀,至于丹炉倒无所谓,书上明确的说,炼制低阶灵丹,普通的没有灵气的凡炉也可以,只是失败率较高罢了。

李尘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刚分别没有多久的唐语清,而自己能拿得出手的便是那本意外得到的“玄海功”。

不过是否要开炉炼丹,还得等灵药是否能够长成炼丹所需的真正灵药再做决定。

随着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那几颗小嫩芽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其中一株并未长高,而是匍匐生长,长出了几条藤蔓。蓝皮古书有记载,这是一种叫葛龙的灵草,其藤可用来炼制聚气散,回龙丹这两种灵丹。

另外两株则长出了高高的独叶茎,每过一天,便多生出一片叶子来,这是比较常见的灵参,效果普通。

剩下两种灵药分别是火红如火焰的火簇草,以及上次见过的茯灵草,都是炼制聚气散必须的灵药。

这祁老头似乎在收集炼制聚气散的几种灵药,也不知是不是要自己开炉炼丹。

如今李尘只要再寻到另外两种灵药,便可开始炼制聚气散了。

聚气散的效果是低阶灵丹中效果最好的灵丹之一,所需灵药颇多,炼制也是极为不易,书上说就算是炼丹老手,也是十有九炉失败,如此高的失败率,若是李尘这样的愣头青,只怕百炉丹药难出一炉。

不过书上也提出了一种非常简单的利用灵药的方法,那就是灵药提纯后直接服用,效果单一,药效也是远远比不上灵丹,但这也是在末法时代,最有效利用灵药的方法。

生吞灵药的话,不仅会浪费部分药性,还要花时间祛除灵药中的其他杂质,长时间生服灵药还会导致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药性积存在体内,成为修炼之路上的一大隐患。

灵药在提纯后,不仅能祛除杂质,以及对人体有害的药性,还能使灵药达到最容易被吸收的状态。

十天后,掌中界的几种灵药都长出了十年份灵药才具有的特征,这让李尘狂喜的同时,也犹豫起来,他并不清楚灵药十天长成十年灵药的原因,更不知道这些灵药的成分有没有发生改变?能不能服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