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乘月闲谈恻心事,三空竹居无名人 2(2 / 2)

玄清老道本是云游四方的散道,占卜之术略通一二,但定居青城山上三绝观后,从未踏出山门半步,也不主动做替人算卦、解命、画符的行当。

如若有人来找他,他也只是说几句箴言,也不说解清楚,让人觉得他故弄玄虚,久而久之,便很少有人来找他了。

年近半百的三空经他一问,苦涩道:“我名为三空,本以为贪嗔痴三念俱空了,因此这些年隐居于此,还自创了《三空剑诀》。

“谁知今日在午睡中与一位故人重逢,醒来时怅然若失,恻然生悲,故而怕这些年来,静隐的心境毁之一旦。”

玄清与他相交一年不到,对其过往不甚了解,只知他易名三空,是想心中无贪,无嗔,无痴,做个逍遥闲士,至于他过去贪嗔痴于何人何物何事一慨不知。

此刻由他亲自道来一隅过往事,便不住好奇问道:“故人何其多,不知三空老兄又在意哪一位?”

三空自倒自饮一杯茶,道:“一位本是相逢不相识的故人。”

玄清静耳倾听,三空接着道:“她有一个好似空谷幽兰的名字——莜芷。”

抬头问向玄清,“不知大师可曾听过一位无名剑仙在乐山大佛上题下一首《天海乱春秋》的古诗吗?”

玄清摇摇头表示不知。

三空道:“传闻三年前,一名散修剑客游历到乐山,兀见乐山大佛气象雄奇,心中诗兴、剑意并发,于是一边舞剑,一边题下了一首诗。”

玄清道:“难道,那无名剑仙便是那叫莜芷的女子?若真是,倒也是名奇女子,难怪叫三空老兄心境不稳。”

三空却摇摇头,缄默几秒,壶中酒水又少了一杯,他举起茶杯杯,抿了半口,盯着酒杯中的月亮倒影,脑中还有几分醉意,道:“莜芷她就是崇拜那位无名剑仙,也想一睹其风采,只是那无名剑仙人去无处可寻,她只好来到乐山大佛,看看写了什么斐然诗章。

还未到乐山,就遇到凶绝西域的天池九煞,她虽生于传承百年的古武世家,却半点武功不会,所以险些被欺辱。

救她之人正是我,其时我正好创出三空剑诀,正找人试剑不得,带着莜芷的同时与天池九煞一路到了凌云寺,九煞尽败我手。

由于刻在大佛上的诗的位置高,莜芷便让我携她上半空一观,我随她愿后便一走了之,其中暗中拜托凌云寺中一位高僧护送她回去。

后来那位高僧告诉我,莜芷并未想回去,反而四处打听我的下落。”

说到这儿,玄清已猜到两人的几分往事,不过还是洗耳聆听。

而三空还沉于过往,道:“莜芷四处寻我无踪后,便整日守在乐山大佛下,时长三个月,那位高僧与我是旧识,也知我隐居于此,他不忍莜芷的一番诚心被辜负,就告诉了她关于我居于何处。

她找来三空竹居后,我有心隐居不问世事,当然也不会动情,任由我对她如何漠视,总是不愿离去。

时常在我舞剑时抚琴奏萧,我读书遇难解之事时,她便在旁说解,知我要喝酒时,又下山沽酒……久而久之,我便陷于她的善解人意,过了些时日,我二人便私定终身。

只是好景不长,她家中亲人知道她在三空竹居,派人来强硬带走了她,那位高僧告诉我,她家世是贵胄也比不了的,我黯然心伤,便当是一场梦,自此一别,已有一年,我与她都没见过一面。”

说完,三空连喝三杯,神色间忧伤无限。

玄清也无言,只得看他一人喝了三杯后又一杯接着一杯,眼看着茶壶中茶水将空,又见月斜夜深,便劝说道:“三空老兄,虽说这酒水可作为相思、愁苦的解物,却不宜多饮,今夜你酒意未清,且夜已深,不如停杯,到观中休息一夜,明日再饮,如何?”

三空醉意渐渐酣浓,摇头又点头,口齿不清,再饮一杯后伏桌喃喃自语道:“我那流羽贤弟,结拜时说要饮完一百壶酒,还差四壶才满百。”

玄清看着伏桌而睡的三空,轻笑着摇摇头,低声自语道:“平日里,三空老兄你酒量可谓千杯不醉,今日却因一件儿女之事一壶便醉。”

顿了一下,又道:“果真是世间的相思最是醉人。”

起身扶起三空进了屋去了。

第二日清晨,三空被一阵撞钟声震醒,举步出门去,见左边山头亭中,玄清正撞晨钟,回想昨夜最后失言吐出往事,苦涩一笑,径直离开了冷清的三绝观。

行了数百步,来到只有三间屋子的三空竹居,其中左边一间曾住过那一位梦中重逢的女子,他不住驻足发愣片刻,黯然道:“事如云烟人似水,贪嗔痴一念成灰,三空啊三空,莫要坏了这些年的心境了。”

正要迈步进屋,忽然一道黑影自竹林上空横过,直往山上三绝观,三空暗道:“此人轻功如此了得,是玄清的朋友?”

他心生好奇,掠上竹林,快速跟上那道黑影,只是那人轻功绝世,转瞬间便不见了踪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