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解救苏武(2 / 2)

林如山和苏武知道,今晚是他们唯一的机会,一旦失败,可能再也没有逃离匈奴的机会,只能等到九年后了。

“子犹忆家园之味乎?”林如山轻声问道,试图让苏武从沉思中回过神来。

苏武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哀伤,他望向远方,那里是远到看不见的长安,是他的故乡。“固忆之,每至夕阳西下,余心乃念吾乡之炊烟,兼及慈母所炊之肴馔。”

林如山点点头,心中的决心更加坚定,他们必须成功,为了这份深切的乡愁,也为了苏武十年来的坚守。

按照计划,他们将在明晚月圆之时趁乱逃走。

林如山利用现代的知识,精确计算了月亮升起的时间,以及匈奴人祭祀的方向。他们必须绕开所有的营地,悄无声息地穿过草原,向着南方的大漠进发。

天有不测风云,事情出现了变故,一群匈奴骑兵似乎察觉到了异常,开始四处巡逻。尖锐的马蹄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林如山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迅速改变计划,拉着苏武隐匿于密林深处,屏住呼吸,直到马蹄声渐行渐远。

然而危机并未解除,一只狼狗嗅到了他们的气味,狂吠起来。苏武紧握汉节的手愈发用力,仿佛在用这根节杖传递他的决心。

林如山灵机一动,掏出随身携带的一些干肉,远远扔到另一边引开了狼狗。

一路颠簸,林如山终于抵达了地图预定的地点。林如山用现代的知识辨认星象,确定了方向。

他们跨过小溪,翻越高坡,甚至在必要时,不惜匍匐前进。

当第一缕阳光洒在脸庞时,他们虽然已经远离了匈奴的领地,但追兵的脚步声再次传来,这次更加接近。林如山焦急地环视四周,只见苏武眼神一凝,示意他跟着自己。

他们躲进了附近的一个岩洞,狭窄的空间只能容下两个人躺卧,外面则是峭壁挡住了去路。

匈奴人在洞口转悠了几圈,却没有发现里面的两人。林如山和苏武紧紧贴着岩石,不敢发出任何声响。等到敌人彻底离去,两人才敢探出头来,继续他们的归途。

在归途的路上,不仅是对身体的煎熬,更是心灵的煎熬。但每一次困境,都让他们的友情更深厚一分,也让林如山更加佩服苏武的坚韧。

他开始理解,为什么苏武能够坚守这么多年,那份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理想的执着,是他力量的源泉,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随着太阳落山,他们又踏上新的征程,这一次,他们面对的是茫茫沙漠,无尽的沙丘如同海浪般起伏不定。

林如山用现代的知识指引方向,而苏武不仅没有因为年老拖后腿,走的竟然比林如山还快。

在他们马上坚持不住的时候,碰到了一群商队,他们是前往长安的商人,见两人疲惫不堪,便慷慨地提供了食物和水。在商队的好心帮助下,林如山和苏武得以安全抵达西汉的边境。

望着越来越近的长安城墙,林如山和苏武相视一笑,这一刻,所有经历苦难都化作了无限喜悦,他们知道,只需要再坚持一下,就能回到朝思夜想的地方长安。

可惜的是,命运似乎并不打算轻易让他们回去。在距离长安仅剩几十里的地方,他们遇到了最后的挑战,一条宽阔且看不到尽头的河流阻挡了回家的路。

河水林如山用木棍试了下深浅,不仅深不见底,河水湍急,几乎难以渡过。

“难道我们只能放弃了吗”苏武仰天长啸。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