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院线86(1 / 2)

“董事长您好!我是张曼,主要管理嘉禾在内地深镇的电影院。”

吴畏入主后第一次召见的下属,就是院线的经理。

对于其他人来说,也许觉得制片重要,但对于本身就是导演的吴畏,就更看重能盘活院线的人才。

张曼就是这样的人才。

2006年张曼以一家影城七个厅的规模,占据了深镇百分之三十五的市场份额。

最让吴畏觉得他是个人才的原因就是,他创造了互联网订票加手机短信订票两种模式,这是在吴畏还没推出猫眼之前就已经开始做了。

并且还在深圳建立了一个数字电影广告网络,覆盖了深镇百分之八十的影院。

“张经理请坐,我这次找你过来就是想听听你的意见。”一边指引张曼坐下,一边从旁边的文件夹里拿出一份资料,递给了他。

接过吴畏递过来的资料,问道:“吴董,这是?”

“这是嘉禾现在在建和已经拥有的院线,你看看,如果让你主导你会怎么做。”

听到吴畏说让他主导,心一下子就疯狂的跳动起来。

这是一次考验,也是一次机会,张曼拿出文件夹里的资料细细研读起来。

资料里详细介绍了现在嘉禾已经拥有的33家影城合计260个放映厅。

主要分布在台岛和新加坡。

台岛是在前年收购了他们最大的院线公司,华纳威秀电影院。

作为台岛最大的院线公司(现名为威秀),院线拥有8个影城,共79个影厅,约占30%的市场份额。

嘉禾在新加坡有9个影城,共73个影厅,预期占50%的市场份额。

其中的旗舰店GVVivoCity在去年正式开幕,该影城占地九万平方尺,拥有15个影院合共2,173座位,去年入座率达百万之多。

整个新加坡才多少人,一家影院就有百万人流,已经是张曼不敢想的了。

除了这两个地方,在马来还有三家龙头影院,就是那种老式的大戏院电影院,还有七家加盟院线,一共十家电影院,一共77个影厅。

龙头戏院已经不符合时代的潮流了,原本邹文华已经准备把他们卖掉来换取去内地发展的资金。

不过在吴畏接手后就停止了这项出售,虽然龙头戏院这种模式不适合现在了,但又有一种叫巨幕和IMAX的玩意出来的。

现在有这么好的改造环境,直接把他卖了就可惜了。

等张曼看完资料,吴畏直接问到:“这份报告,你看得懂吗?”

张曼深吸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在这个新老板面前不能露怯。

“吴董,这份报告非常详尽,可以看出您对公司的用心。不过,我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这份报告不止是资料介绍,还有吴畏的一些想法,让他作为参考。

吴畏眉毛一挑,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首先,我认为我们在院线的布局上还有待优化。”

张曼指着地图上的几个点说道,

“比如这里、这里和这里,这几个地方的院线过于密集,可能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一些潜力区域,比如新开发区和人口密集区,我们的院线布局却相对较少。我建议我们可以适当调整院线的分布,以更好地满足观众的观影需求。”

吴畏听后微微点头,没有多做表示,这些本来就是长久规划,现在大家都小看了内地的电影市场,认为规模不会太大,对院线来说如果太密集,就会陷入自己打自己境地。

可是作为后世回来的吴畏明白,如果现在不把北上广深的市场站稳,等后面票房起来了,想要便宜拿地基本不可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