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草草登场(1 / 2)

在一间徒有四壁的办公室里,说徒有四壁也并不是很准确,但除了一点而简单的办公桌椅,确实也并没有别的东西了。一百五六十平米的地儿,还有一个会议室占去三十多平米。没有独立办公室,辛应宁和古子良这两个小子现在都还不配拥有自己的独立办公室。在古至诚的眼里他们还算不上是人才,弄块地方让他们真正体会下什么叫世道艰难而已。能搞出点什么来最好,搞不出来积攒些经历也行,反正是真没指望他们能搞出个什么名堂。

在这间办公室的大厅里,古至诚临时赶过来跟辛应宁打声招呼的,当然也有来撒个种子浇点水的意思,说道:“应宁,欢迎你的到来!子良给我说了你的一些情况,很高兴你能参与这个项目。这间办公室,我刚租下来了,交通还算便利,里面的配套设施还需要什么你们自己去看着置办吧!以你的名义注册了公司,工商手已经基本完成。这里就作为你和子良的起点吧!这边的事情我只做顾问,不参与决策。决策由你和子良商定,最终由谁主导以后再定。现在这条件虽然简陋,但可比当年我们起步时候阔气多了,希望你们做到务实而不务虚。我待会还有个会要赶回去,让子良回头找个时间带你来家里吃个饭,我们再细聊。”

古至诚说罢一边挥手,一边向门口走去。辛应宁和古子良目送古至诚的身影消失在门框边缘。古至诚的言行让应宁觉得古子良这个纵横商场,杀伐决断的企业家父亲还是挺暖心的,即便自己已经是很有名气的企业家了,依然能抽出时间,放下身段亲自过来给儿子的同学打声招呼。这说明古至诚是善良的,真诚的,谦卑的。他很在意儿子谋求改变自己的积极性。

古子良:“应宁,我这个老爸今天有点不太正常。”

辛应宁:“不正常吗?”

古子良:“很不正常!”

辛应宁:“说说哪里不正常。”

古子良:“其实这个地方他完全可以找个人来跟我们介绍,交接。”

辛应宁:“你是他亲儿子,自然比较重视。”

古子良:“重视个屁,我的家长会他一次都没去过。”

辛应宁:“你有何见解?”

古子良:“估计是看你面子吧!”

辛应宁:“他也不知道我是人才还是庸才,哪来面子一说。”

古子良:“那今天是抽哪门子疯了?”

辛应宁:“你小子可别胡说,大逆不道,那可是你亲爹。”

古子良:“正因为他是我亲爹,所以很是好奇,有点想知道他心里的逻辑。”

辛应宁:“如果照你所说的来分析,他重视的不一定是我们,而是这支即将组建的新研发团队。”

古子良:“这样似乎就能说得通了。”

辛应宁:“看来你这老爸是真的有点急了。”

古子良:“急也没用,先带你出去转转去,熟悉下周围的环境。”

辛应宁:“当我是三岁小孩,适应环境还需要你带?”

古子良:“总不是现在就要开始吧?”

辛应宁:“不行吗?”

古子良:“行行行......万事开头难,咱们从哪下手呢?”

辛应宁:“AI,在学校的时候,我已有想法构建一个此类的大数据模型,但没有足够的硬件和数据支撑。现在已经有很多相关的论文发表了。我估摸着这种数据模型恐怕早就有不少企业投入实战了,只是少有人知道而已。我看我们第一步可以建立简单的模型,日后再逐渐完善。”

古子良:“这个我看靠谱,不过这工作量海了去了,就咱两怎么搞?”

辛应宁:“我们可以先做准备工作。”

古子良:“这准备工作也很艰巨啊!”

辛应宁:“要不你回你的高老庄,我回我的花果山?”

古子良:“我就是单纯的感觉工作量有点大,稍微有点虚火,你也不用骂我是猪!”

辛应宁:“AI模型也只是辅助完成需求分析,选材和配方设计这三项最基础的工作而已,后面的制备工艺研究,性能测试与评估,优化与改进,应用研究,持续改进每一项都是复杂且巨大的工程,工作量更是大到没边。”

古子良:“吃喝玩乐我在行,至于工作你可别对我抱太多期望,我最多给你做副手。”

辛应宁:“子良你先去收集数据,多多益善,需要什么数据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古子良:“这活交给我绝对靠谱,保证不辱使命,但后面的活我可就基本没有可拿得出手了。”

辛应宁:“后面你的长袖善舞,放荡不羁或许还可以一用。”

古子良:“啥意思,正式场合可不行。”

辛应宁:“那试验设备怎么解决?”

古子良:“我老爸那边的设备我觉得有些陈旧,能用就用,用不了我们自己想办法解决了。”

辛应宁:“难怪,看来你老爸公司里的研发部门早已经名存实亡了。”

古子良:“这种情况不是很普遍吗?”

辛应宁:“这个问题一定要向你老爸请教下,那边是什么原因导致名存实亡,而我们又凭什么能够成功?”

古子良:“这个问题或许你能和我老爸探究出个一二三来,我是弄不明白的。”

辛应宁:“那边出不了成果的原因或许是我们成功的关键。”

之后在子良带应宁参观其父亲的工厂时,古至诚向应宁和子良陈述了这个问题的大概原因。新型复合材料的研发是一个复杂且需要多学科知识融合的过程,需要经过反复试验和优化,少则需要数月时间,多的需要数年时间。介于行业特性,起初选拔的人才在专业知识和道德品质也都是过硬的,堪称百里挑一,但这些人当中绝大部分人在真正面对现实之后,或因心生私欲,或因缺乏耐心,或因没有韧性,或因畏难如虎,最终沦为庸才,例如有人在成果初步显现时被别的公司高薪挖走,有人因为长期未出成果而放弃研发方向,有人因为团队内的人情世故而导致无法专心研究。有人因为真正感受到研发难度之后渐渐走向边缘。古至诚也曾尝试调整公司的运作机制和利益分配制度,但都收效甚微。最终公司的研发部门渐渐成了以改良产品为技术核心的团队。现在进入研发部门的新人无不淹没在前辈们的潜移默化之中。听过古至诚的阐述后,应宁的反思结论是,世间多磨难,难得又岂是这个行业呢?一颗心之所以会生出多种负面情绪,都是因为心志不坚而已,自己定当引以为戒。

数日后古至诚将精挑细选的十个年轻人也带了过来。很快这十二个人熟络了起来,很多人都有了自己的绰号:老大,二当家,眼镜,化学家,分析师,科学家......在这个被古至诚雪藏的小办公室里,应宁也是调动起全身的每个细胞,投入到AI模型的特征工程,选择和训练等准备工作中。晚上子良来到应宁住处,打算带应宁去领略下这里的邓红柳绿,进门后看见客厅的沙发上,茶几上,书桌上都摆满了书和资料,便问道:“你还真就草草登场了?”

应宁:“怎么,觉得这草台班子委屈你了?”

子良:“跟预想的相差有点大!连个独立的办公室都没有,椅子还硬邦邦的坐不了一会儿就觉得屁股疼。”

应宁:“隆重登场的十有八九都是演戏,莫名其妙草草开场的一般才是现实。”

子良:“你还真是一点都不讲究。”

应宁:“这相比四处求职,天天碰壁,起点已经很高了。”

子良:“智者务其实,愚者争虚名。这个道理说的时候知道当取前者,但做的时候却不知不觉陷入后者。”

应宁:“彼此彼此,不需自责。”

子良:“看你这阵势似乎已经进入状态了,并没有丝毫介意。”

应宁:“不不不......我还没到随遇而安的境界,这里虽然摆的全是书和资料,但心里思考的也是你刚才说的那句话。”

子良:“哪句话?”

应宁:“智者务其实,愚者争虚名。”

子良:“你预想的是什么样子的?”

应宁:“我想的是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工程师带着我在摆放着各种先进实验设备的实验室里介绍他们的光辉战绩。”

子良:“结果梦想碎了一地。”

应宁:“我仔细想了,那还是虚荣心作祟。”

子良:“你被迫无奈的自己说服自己了。”

应宁:“只要看清底层逻辑,所有不好的情绪便能一扫而空。”

子良:“现实中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从自己的内心来找答案,这不就是一个人的无奈表现吗?”

应宁:“不能一概而论,在心中追求自我安慰和条理涤析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差距还是挺明显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