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量产阻力(2 / 2)

古至诚:“我们常人总想预知未来,赢得先机,希望自己永远能够处于最有利的位置。”

应宁:“虽然有这样的想法但恐怕很不现实,谁又能算的过造化呢?”

古至诚:“很明显,这种想法是次一等的事情了。”

子良:“那最首要的事情是什么呢?”

应宁:“我觉得首要的事情应该是不生出预知未来的念头。”

古至诚:“生出想预知未来的念头是人的本能反应,如何才能及时消除这种念头才是一个人最需要思考和历练的地方了!”

应宁:“正是,人与人的差距或许也就在这种细微的区别上。”

子良:“既然是人的本能,想消除这种念头恐怕就不可能了吧?”

应宁:“也不是不可以,是最低程度和最大限度的区别了。”

子良:“难不成你还想清除人的基因自带的信息吗?”

应宁:“那个恐怕是做不到,只能从心体上来改变。”

古至诚:“应宁知道这种念头的源头吗?”

应宁:“是妄念吧!”

古至诚:“这么说是不够具体。”

应宁:“妄念是由私心而起。”

古至诚:“我也只能到这了。”

应宁:“祛除私心的事情我向一位老头请教过,有些一知半解,还没完全思考清楚的概念。”

子良:“等等等......应宁,照你这么说,你之前担心的量产阻力就是自己心里的私心妄念了?”

应宁:“应是如此了。”

子良:“那要用什么办法减少阻力?”

应宁:“体能,精力和功夫。”

子良:“体能和精力还好理解,功夫是什么功夫,武术吗?这把老胳膊老腿可就不太可能了。”

应宁:“功夫是心体上用的功夫。”

子良:“不早说,那心体上的功夫牵涉哲学,心理学,脑科学,估计不比咱们研发新材料容易多少吧?”

应宁:“应该是这样。”

子良:“整天忙的跟陀螺一样,哪有那个时间啊?”

应宁:“这就得看个人的追求了,如果有心,时间就不是主要限制因素了。”

古至诚:“心已至此,对外界的事儿应该也有一些感照了吧?”

应宁:“您的工厂不参与量产业务吧?”

古至诚:“也不是绝对的!”

应宁:“您是不是想先把自己的工厂留作底牌?”

古至诚:“有这方面的考虑。”

应宁:“我明白,这套习题我和子良刚做了开头,您还要继续历练我们。”

古至诚:“我也只是一个普通商人,能为你们所做的也就只能到这么个限度了。”

应宁:“有这样的机会已经很幸运了。那后面的工作我们就自行摸索了。”

古至诚:“有思路吗?”

应宁:“我打算先找家小型新闻媒体发布研发成功,看能否吸引一些有意向的合作伙伴,然后筛选。”

古至诚:“小型新闻媒体?胆子还是不够大。”

应宁:“如果没有效果再换影响力覆盖面大些的,实在不行只能主动上门了。”

古至诚:“我只能说过程可能会远超你的想象。”

应宁:“不愿去预想。”

古至诚:“你的心体功夫还没那么醇熟。”

应宁:“量产前还有很多技术上工作需要做,边做工作边思考吧。”

古至诚:“随着涉及的工作面逐渐变大,对你个人的精力和体力都是不小的考验。”

应宁:“是啊,早上刚做过体检,很不理想。”

子良:“早上什么时候做的体检?你好像没那个时间吧?”

应宁:“楼下跑了两三公里试了试体能,跟一年前的体能比,相差实在有点远了。”

子良:“你的体检方式很特别。”

应宁:“体能这事儿太容易被忽略了。”

古至诚:“体能,精力,功夫,实验,量产,每件事都不简单啊!”

应宁:“还有子良说的‘预’和‘妙算’,若没有一个平和通透的心体,该怎么应对呢?”

子良:“胜读十年书啊,怪不得总感觉你们很重视这些我视为多余的东西。”

古至诚:“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子良:“应宁,这些都是你平时悟出的道理吗?”

应宁:“我是常悟,但也经常宕机,昨晚就宕机两次。跟死过两回似的。”

古至诚:“没事吧?现在好些吗?等会去医院做个全面的检查。”

应宁:“都是心里的事儿,心里的问题解决了身体的状态也就变好了。现在已经可以感觉大脑越来越清醒,犯迷糊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古至诚:“你会在历练中渐渐变得‘常惺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