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人海战术 246(2 / 2)

咱们大家只要想着能破案就好。

如果有锅,我来背。

下面小刘,你先来分析一下卷宗。”

王队长的话很行情,组员们听了,都是精神一振。

有一个这样肯替他们扛锅的领导,谁不卖力呢?

“我查了所有12份失踪人口的卷宗,发现失踪者女性居多,而且都是16到23岁以前的女性,一共9个人,男性则是年龄偏大者居多,最年轻的也有58岁,最老的67岁。

所以,我觉得这个凶手,应该是名男性,外貌比较瘦小,看起来没有攻击性。

正因为他体力不够,所以才会挑年轻的女性和年老的男性下手。

年轻女性涉事未深,容易上当。

年老的男性,体力不及他,他能够控制。

所以,下一阶段,我们寻找凶手的重点,就应该是一名瘦小、其貌不扬的男性,孤僻,不爱与人交往,独居,没有结婚。”

“独居?没有结婚又从何判断?”王队长咪了下眼,问道。

他觉得小刘分析得不错,有料,怪不得是省警官学校毕业的,他好不容易要来的人才。

“如果是同一个凶手做案,这么多年都没有曝出尸体,也没有相关无名尸的记录,那凶手应该是在家里把尸体处理掉了。

如果他结婚,或者有家人,应该没那么方便。

当然,这只是一个推断,也许他的家人也是他的帮凶也不一定。

但孤僻,离群索居,住宅远离村庄,在村子边上人烟稀少的地方,这样的人家,都可以成为目标对象。

而且,应该是在县城周边的村子。

因为,如果他要骗那些人去他家的话,走太远肯定会让人怀疑。

路途近,熟悉的周边环境,才会让那些受害者放下防备,和他一起走!”

“哟,你小子绝了,描述得栩栩如生,就象亲眼看到一样!不错,不错!”

王队长听到这,精神一振,先夸了小刘一通,然后道:

“接下来,小郑,你把小刘说的这几个特征疏理一下,形成一份协查通告,分发到各村委会,让村干部们帮忙留意。

至于村民,就先不发放,以免打草惊蛇。”

“是。”

第二天,在桃源县城附近的各个村,村里召开了村干会议,村长宣读了县公安局发的协查通告,要大家好好想想,有没有符合这些特征的本村村民,而且这件事只能先内部消化,不能泄露给村民。

一番动作之后,一条条线索,向县局汇聚而来。

“王队长,才两天,就收到了20多条线索,这些线索里描述的对象,都符合我们列出的特征。”

小刘兴奋地道。

“大家分成四个组,两个人一组,着便装,把这20多条线索,分解,每组领几条去,深入到这些村民家中,逐一排查。”

王队长眉头稍舒展。

国内破案,虽然没有先进的技术手段,但我们有人海战术,有警惕性很高、配合度很好的人民群众。

果然,这一发动,线索就来了。

王队长总觉得这20多条线索里,也许就埋藏着那名犯人,很快,他们就能破案了。

而此时,象小雪、小云这样的普通群众,依旧为了一日三餐忙碌着,在生活里奔波,每天都要接触各种不同的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