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细碎的片段37(1 / 2)

学堂后院两人的聊天还在持续中,在这期间,双方就学堂各项事务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对课业安排达成了基本的共识,交流间气氛融洽,其乐融融,为以后的长久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原则上萧何作为学堂的先生,每月在学堂教学须满十日,如遇特殊情况或者不可抗力等原因无法满十日,则不予追究,银钱也正常发放。

教学期间的衣食住行都由学堂承担,且每月发放银钱三两,大钱五个作为聘请先生的费用,这样的待遇就算在长安城来说,也算是不低了。

在进行了一番火热的交流后,两人算是稍微熟络了一些,话题也稍微随意了些,来到了喜闻乐见的环节,华夏老人最关心年轻人的是什么?

“想娃子家中还有亲人在此吗,可曾婚配?”

泗叔,小子已然成家多年了,此前小子因为伤病,前尘往事尽皆遗忘,但独独对这件事情记得很是清楚,我成家多年了,家妻就在家乡等我,只是我忘了我的家乡在哪儿,不过没关系,我打算等将来天下再安定些,路上安全些,村子里富裕些,我就去找我的妻子,想来她一定等我等很是辛苦。”

李想说到这个的时候,表情有些落寞,眼中全是思念,这段时间他让自己活下来的动力除了去见见那些历史名人之外,就是准备去往闽越地区,去尝试找找自己出车祸死亡的地方,他也知道沧海桑田,事物轮转,那个地方现在肯定还是一片荒芜,但这总归是一种寄托,自己既然不知道什么原因穿过来了,那就去找找找,刻舟求剑也好,自欺欺人也好,去看一下才会知道,不过在这之前,总要让这些救过自己的人们过的好些,活的像个人才好。

但求心安。

萧何一直观察着李想,见对方说的时候情真意切,并无半分作伪,也对李想的感官好了一些,重情义的人很好,起码不会轻易失控,只要操作的好,容易掌控,这让萧何对征辟李想入朝的心思坚定了一点。于是萧何与李想的对话又开始了。

“今日我来时,在村中小道旁曾与村民有过交谈,听闻小先生……想娃子你是在半年前来到这个村子的,仅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就为几乎全村的人都找了一门营生,让他们之前的苦日子恍如昨日一般,且还在冬日里救了不少附近村庄的人,实在是难以想象,老夫年岁到此,也算见多识广之人,可却也要承认,在这个村子一无所有的情况下,让一个村子从荒废到如今一片繁荣景象需要的可不是一星半点的本事,老夫自认是不好做到的,想娃子却做到了,所以老夫有些困惑,你有这般本事,为何不入朝为官,为国效力,造福天下苍生呢?”

“泗叔说的我也曾想过,只是我这人生性自由散漫,受不得太多约束,让小子田间种地谋生可,让小子上山砍柴谋生也可,但如果是让我受困与樊笼之中,不可。且朝堂里人才济济,群英汇聚。似我这般闲散的人,入朝为官就是坑害百姓,还是不做官的好。”

“竟是这般缘故,可据老夫所知,你所制作的农具与取水工具已然被蓝田县令上报朝廷,按照我大汉对农桑之事的重视,想来朝堂赐爵的文书不日就会下发,届时,你该如何呢?”

“赐爵?我?不可能的,泗叔刚才也说了,我的身份不明,此前也是多亏村中的人心善,将我收留在此,才得以勉强苟活,为此,小子虽说本事平平,也愿意用自己一生所学来报答他们,可朝堂不一样,朝堂上的百官不会给一个来历跟脚都不清楚的人赐爵的,这样做并不稳妥,而且不合规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