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情愿一死覆苍天64(1 / 2)

等刘备等人来到郡寺大堂时,王谦已经端坐在大堂正中,完全是一副等待审问的样子,而且是很配合的样子。

不过刘备倒是不急于审问,先问起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阁下自称王谦,不知与故大将军府长史王公是?”

王谦自嘲地笑了笑:“恰巧同名同姓罢了,老朽是边郡出身,凉州人。”

刘备忽然叹了口气说道:“备也是边郡出身,幽州人,备也清楚咱们边郡之人,求宦之路如何艰辛,想当初黄巾之乱,备从军杀敌,也曾数立战功,可战后封赏,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县尉,后来若非有伯圭兄赏识,备今生也难居此职。”

王谦冷笑一声:“刘国相莫不是要和老朽套近乎?大可不必,有话直说便是。”

刘备却正色道:“王公以为我是在和你说些边郡之人的苦难来拉近关系?非也,备是真心实意有感于朝廷的不公,王公今年有五十了吧,一任郡丞,只要没出大错,内地出身的士子最多也就干到四十,之后无论如何都会放任一县县令,五十岁还有心于朝堂者,履任千石大县也不是不可能,敢问王公在郡丞的位子上做多久了?”

王谦倒也不躲避,大大方方说道:“老朽自三十七岁任汉阳郡郡丞,四十岁转迁蜀郡,四十四岁来乐安,如今在乐安任上八年,迎来送往过五任太守,各个年轻有为,不是十常侍族中子弟,就是袁杨门生,想当初张然明张公,战功赫赫,也要移籍弘农,和我们这些边郡之人割席,刘国相以为老朽不明白其中的道理?还是刘国相以为,老朽做下这些事,正是因为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王公这么问,是想说自己犯下的罪责,并非出于对朝廷不公的反抗?”

王谦严肃地点了点头:“老朽并非正直之人,十常侍作乱时,也曾想过投靠宦官以换取前途,只不过宦官们没看上我罢了,等黄巾之乱之后,老朽便醉心于钱财,不再想仕途之事了。”

刘备有一些诧异道:“没想到王公竟如此直白。”

王谦又冷笑一声:“人人都说刘国相有仁义之名,今日怎净是惺惺作态!”

如此直言讽刺,坐在周围的关羽、常青等人都不开口反驳,就连刘备都还是那样,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

“刘备,少在那里装好人,你既已决定将我槛送长安,要问什么就快点问!没有要问的,那就快点送老朽上路!”面对着刘备等人的平静和沉默,王谦突然有些烦躁,不知道是被触动了哪根心弦。

“使君,我就说了,王公不是个心怀大志的人,怎么可能做出拉拢邪教、蛊惑民众,企图效仿张角这样的事呢。”常青忽然笑着开口说道:“既然如此,王公把这些年来贪墨的钱财交出来即可,至于邪教淫祀之事,我等自会去向那什么大师兄讨教。”

王谦忽然愣了一下,低声说:“钱财,都被我花了,不,不对,大部分都被我送回家乡了,老朽在家乡置办了万顷良田,如今乐安这里,已经没有多余钱财了。”

刘备说道:“原来如此,王公说自己是凉州人,按三互法,必定不能是汉阳人,敢问王公是哪一郡人士?”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