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坐谈72(2 / 2)

所以,只要不是站在袁绍集团的立场上,批判召董卓入洛这件事,算是各大世家不明言的政治正确。

“如阿青所言,袁氏都不足恃,刘使君便可以吗?”

常青正色道:“使君颇有高祖之风,然麾下少萧何、张良之臣。”

“高祖起兵七载而一统天下,刘使君起兵至今将近十年,连一郡之地都没有啊。”

高祖这种传奇经历是那么容易就能复刻的吗?常青心里默默吐槽着,嘴上回应道:“高祖四十八岁起兵前不过一个亭长,使君如今三十三岁已经是一任二千石了,这么看不是比高祖还要好?瑾兄,不是这么比出来的呀,使君为人确实是有高祖之风。”

诸葛瑾笑了笑,点头道:“我懂,我懂,我只是不明白,天下英豪不只刘使君一人,为何你就看中他了呢?就因为在平原时他照顾过你和常氏?”

天下英雄不就唯使君与操耳吗,哪里还有那么多?

常青一边在心里胡思乱想,一边回道:“我跟常氏那边的人又不熟,只是看到了使君治理下的平原国,又看到了使君前前后后做的这些事,才觉得如使君这般,才是明主应有之姿。”

明主嘛,自古以来不就刘邦,刘秀两个人吗,刘备既不像刘秀一样是个纯粹的政治生物,也不像刘邦那样对待儒生和士人那么随意,所以刘备这个明主之姿还是可以套上的。

只不过到了东汉末年这个时代,事情已经变了,世家的力量已经增长到了皇权几乎无法压制的地步,想要一统天下,就要做出比刘秀更多的政治让步,原本的历史中刘备摸爬滚打了十几年才明白这个道理,可惜为时已晚。

值得一提的是,受命于危难之际的诸葛亮,以超绝的个人能力在蜀地抑制住了世家崛起的脚步,同时还能保持对魏国的军事压制,这种能力简直如超人一般。

但在诸葛亮去世之后,因为没能发挥世家的潜力,蜀地还是不可避免地衰落了下去,最后天下被世族代表司马家掌控。

某种意义上说,司马氏反倒成了袁氏所代表的这一阶层在政治上的延续,两者的结局也有共通之处,袁氏因为军事上的失利而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机会,世家崛起的进程被曹操强行打断,司马氏也因为军事上的失利,失去了整个北方,北方原本有机会成长为经学门阀的世家逐渐被关陇军事贵族取代,形成了往后几百年的东西之争。

直到宋朝时科举制度大行其道,文官地位超然于武将之上,东西文武世家对峙的局面才算以文官的全面胜利宣告结束,但所谓的文学世家,也因为科举制的盛行,不能再像东晋南朝时一样把控朝局了。

当然,这些都不是常青考虑的问题,以常青的学识,还看不到这么远、这么深,究其原因,常青一心一意傍上刘备,也只是因为知道刘备能成事,而且曹操将来要屠徐州,这两件事综合起来之后做出的选择而已。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