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酒肆巧遇简宪和37(1 / 2)

既然打定主意要拜访这位平原国相,自然少不了要准备一番,至于面见刘备的缘由,正好是现成的,常青来平原之前就托人将自己在代郡的两座马场中的千余匹战马运往琅琊,如今马匹正好抵达平原,准备从青州借道回琅琊,以避开乱糟糟的兖州。

千余匹战马不是个小数,跟本地长官打声招呼还是很有必要的,另外还可以请刘备帮忙去和青州刺史田楷说一下,过了黄河之后的路也能好走一些。

除此之外,常青本人对刘备也很感兴趣,原因无他,上辈子常青看《三国演义》,十分认同那句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诸葛亮嘛,自己从他三岁还在啃手指的时候就认识了,这几年下来,常青觉得这个小伙,除了聪明一点、早熟一点、记性好一点、想法多一点、长得帅一点之外,也没觉得诸葛亮有多特别,同理可得,是不是刘备和书上写的也不一样。

今天白天匆匆见的那一面没给常青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除了刘备确实长了一副忠厚长者的面相外,常青唯一的感觉就是,刘备话不是很多,在常氏庄园时,也多是常纯在说话,刘备更多是在倾听和附和,行为举止也不太像演义里的样子,反倒是他身后的张飞,就很符合常青的想象,除了不是个黑煤球之外,至于另一个田豫,常青对这人完全没有印象,也就没有什么期望了。

为了不耽误事,第二天一大早,常青就跑去官寺送名刺,结果却听到门房说刘使君昨夜就带人出城了,不知去哪里,也不知去几天。

常青好不失望,又百无聊赖,于是就在平原城中逛了起来。

只是昨日已经见识过市集的繁华,今天再在城中闲逛,常青一时还真不知道去哪里好,杨志现下也没在城中,今天是约定好的交接马匹的日子,两人为了不耽误时间,就约好了杨志去接收马匹,常青去拜访刘备,如今刘备不在,交接马匹那边常青也帮不上忙,常青突然一下子闲了下来。

在城中晃荡了半个多时辰,实在是找不到事做,常青干脆找了个离官寺近的酒楼,坐到了路边边吃茶边看着官寺,希望刘备能突然回来。

汉代的茶叶喝法还不是后世那种清水冲泡式的喝法,而是又煎又煮,做好之后喝起来跟喝汤一样,其中除了茶叶还有些别的香料,再配上一些抹了蜂蜜的面点,当一顿饭吃都足够了。

常青边吃喝边四下里胡乱张望,进来时还未注意,如今细细一看,这座酒楼装饰的颇为豪华,酒楼里的雇工也都穿戴整洁,内里的卫生也保持的不错,和开在市集中的那些酒楼全然不同,按理说这样子开店,成本肯定小不了,但店里却没几个人。

常青好奇心起,找了个小厮问道:“这位兄台,小子有一事请教。”

店里本来就没人,那小厮正一边随意擦着矮桌,一边在磨洋工,见到有人找他搭话聊天,也来了兴致:“客人有事尽管说。”

常青拱了拱手问道:“兄台,我看这酒楼装饰颇为华美,想来日常经营成本不低,但却不见有多少客人,你们店主不怕亏钱吗?”

小厮嘿嘿一笑:“这客人就有所不知了,咱们家开店经营,靠的不是客人这样的散客。”

说着小厮指了指不远处的官寺:“那里才是咱家赚钱的大头。”

感情是靠着官家吃饭,常青有所明悟,继续问道:“这种事,刘使君不管?”

小厮笑得更厉害了:“咱家能干下来,靠的就是刘使君扶持,客人觉得他这算是管还是没管呢?”

这可是个新发现啊,常青也来了兴致,继续问道:“这不就成了以官护商了嘛,你家店主是刘使君的族人或者好友?”

小厮摇摇头:“客人是初次到平原吧?莫说是咱家这,这平原城中开店做生意的,哪个不是靠刘使君才起来的?”

常青一时惊奇:“哦?此话怎讲?”

小厮见常青好奇,于是扔下手里的活,盘腿坐到常青对面,细细说道:“这事还得从一年前刘使君入主平原说起。”

“原本咱们平原国和周边的郡国没啥两样,这几年世道不好,国里也跟着乱,前任国相也不关心咱们这些小民吃不吃的饱,穿不穿的暖,前几年忙着巴结宦官,宦官们死完了就忙着巴结袁家,丰年不组织修堤,荒年不开仓赈灾,那几年,平原国虽然号称富庶,但实际也就那样,城里别说市集了,连正经店铺都没几家。”

“去年,刘使君来了,就都不一样了,他先是把国中的府库都打开,粮食留够自己吃的之后,把剩下的粮食分给百姓,把钱都分给了士卒,然后又让士卒们拿钱去跟百姓买自己需要的东西,一开始这些士卒还得去县里、乡里才能买到自己要的东西,后来买的多了,就有些人把货带到平原城里卖,一来二去之下,越来越多人往城里做生意,刘使君就在城里划了几片地当做市集,市集多了,来往的人都要吃住,这酒楼、馆驿也就多了,再后来,连官寺、王宫里的吃喝用度,也都开始找在城里做生意的人负责。”

“一开始,人们还不太信这样搞能让百姓们生活好起来,但也就多半年的时间,像咱家这样的酒楼,在城里一下开了四家,咱家是挨着官寺的,还有三家都挨着王宫,客人你就想吧,这谁还不信刘使君是个有能力治理好平原国的好国相呢,就连大王每次出行,都要夸一夸刘使君的治理之策,我估摸着再过两年,咱们平原国真就要成河北第一大郡国了!”

这小厮越说越自豪,说到最后,下巴都快抬到天上去了,常青这边听的也是一愣一愣的,这种靠市场盘活经济,恢复民生的手段,可不是这个小厮说的那么简单,其中很多关键点稍有差池,这其中大量的利益就会被地方上的士族、豪强给攫取了,听这小厮的意思,刘备只用了半年多就把敢插手的世家豪强搞定了,这手段可不一般。

只可惜,如今刘备不在,不知去向,常青再怎么想见也无济于事。

把小厮打发走之后,常青趴在矮桌上,一边胡思乱想,一边昏昏欲睡,今天这一天怕是要都浪费掉了。

正烦闷之时,一个形容邋遢的文士晃晃悠悠走到了酒楼之中,一屁股径直坐在了常青对面。

这个邋遢文士还没开口,一股酒味直冲常青而来。

常青忍耐不住,向后一仰:“足下?”

邋遢文士也不回话,自顾自点了瓶酒,小酌两樽之后,一言不发地盯起了常青。

常青被这醉汉盯得头皮发麻,陪笑道:“足下找我有事?”

邋遢文士打了个酒嗝,挠着自己的肚子,悠悠道:“简某今日好不容易得闲,正自喝的痛快,就听有人说有个形迹可疑的小兄弟盯着官寺盯了小半日,简某忝为平原相长史,自然要过来看一看了。”

“简……宪和先生?”常青试探地问道,毕竟是刘备早期的创业伙伴之一,常青对这个名字还是有些印象的。

“正是简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