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前辈前事(1 / 2)

千秋小院四季常青,青峰,秋叶已然片片落下。

随着上下山之路渐渐变得容易行走,云皓随身携带之物也从三尺青锋变成了书籍。

一边走,一边看书,这无疑会让人难以适应,云皓自然也一样。

山间小道难行,首尾很难同时兼顾,走得不够稳,一不小心就会摔倒。下了山,平路上倒是会好上许多,有‘心湖’能力,他不必担心会撞到别人,余光只要确定前路通畅与否就行,并不难做到,就是相当不习惯而已。

然而不管是‘困难’,还是‘不习惯’,他都必须要坚持,因为这是他能够想到最合适自己锻炼一心多用的办法。

看一些传记和游记并不是毫无作用的,至少他现在就已提前知道,一心多用是修士斗法所需的基础技艺,甚至是基础中的基础。

一个连一心多用都做不到,不能同时御物、施法、维持周天运转的修行者完全就是一个废物。

当然,之所以如此做为还有一个最主要原因,那就是做到一心多用对他来说根本算不上是一件艰难之事。

灵台洞开,这可是一个相当大的优势。

对于练气修士来说,灵台,那是筑基后才需要主修的范畴。

灵台洞开,精气神三宝方能真正合一,如此结丹才能有望,这一关可不是所有筑基修士都能过的。他在机缘巧合之下能够提前洞开灵台,若不多想想怎么发挥出这等长处,简直就是在暴殄天物。

“……!”

行至半路,云皓突兀停下了脚步。

‘心湖’感知的边缘,一个强烈却陌生的‘波动’出现了。

那是一份完全不下于剑峰首座的‘波动’,而很不巧的是,他所出现的方向恰恰就是他所开辟出的道路口。

半晌也没有移动……察觉到这一点后,云皓收起书,加快了脚步。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面对如此强烈的‘波动’,他就是想躲又能躲到哪去。

走了七八分钟的路,下到山脚的云皓一眼就看到了‘波动’的源头——那是一位两鬓斑白却丝毫不显苍老,站立身姿无比笔直,气质威严的中年人。

“弟子云皓,拜见前辈!”云皓第一时间便上面拜见。

中年人定定望着云皓,目光并不锐利,可他仅仅只是站在不动,无形的压力便已倾泻而下。

“青峰对你来说并不是一个好去处,跟我走吧。”

中年人开口出声,话音透露着说一不二的气魄,威严慑人。

这才几天,大浪便已席卷过来了么……云皓心中叹息,面对一个像是说一不二的主,他不敢做模棱两可的答复,挺直脊梁回应道:“弟子已拜玄真首座为师!”

“青峰哪来的师承。”

“弟子三岁学礼,何为师,何为父,正是弟子学礼的第一课。玄真首座救我性命,带我入门,予我居所,授我学识,青峰并无师承不假,可名与实,弟子认为后者更为重要。”

“修行界不需要这些凡俗礼教。”

“此非礼教,此乃人心最为基本的良知。”

中年人‘呵’了一声,“说这些,你是在怕我强行带走你。”

“谈不上怕,家师并不喜欢强迫他人。”

“是个能言善辩的小子。”

话语间,中年人的目光终于从云皓身上移开,望向了青峰之巅,“听说你是抱着他的云上的青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