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山中无岁月27(2 / 2)

前厅和侧厅的书已经看得差不多,把剩下的都看完,或许就可以去主卧看看了。

一天,两天,三天……

“传法院魏明阳,今欲青峰试剑,请云皓师兄指教!”

一连三天敲响金钟,这一刻,云皓也差不多确定了心中的猜测——这恐怕就是知道了他在枯坐静禅,所以才会特意用这种办法来干扰他。

青峰钟声,难以阻隔,钟响,随身令牌必然震动……

之前还巴不得他早早练气修行来着,等他练气了就好上试剑台。现在却又开始阻扰,不想让他静下心来,不想让他轻易入定,不想让他入道……这到底是有多少人见不得他好啊!

发散之念迅速收束,云皓的目光随之回到书中。

……——……

时间进入一月下旬,青峰的金钟几乎每隔一两天就会被敲响一次。

可外界的纷扰对于云皓却并没有什么影响。

前厅和侧厅的书,除了少数异族文字书写的书籍都已看完,云皓随即前往主卧石室。

这里是存放着众多金属书页、玉简、玉册、骨书、无字卷轴、兽皮等等物件。它们的样式各有不同,却又着一个相同的性质,那就是其中的信息根本无法依靠眼睛观看来获得。

身处在这琳琅满目的物件之中,云皓的内心不由升起几分激动。

随着炼神之法的精进,还有对神识运用的练习,曾经令他束手无策的‘书籍’也终于为他打开了大门。

将一枚玉简贴至眉心,凝练的神识随之洞穿‘屏障’,一扫之下,迅速就将玉简内部所藏信息倒映于识海之中……比起书籍,观看玉简的要求虽然更高,可是也明显更为便捷,更为快速。

不断浏览着一枚枚玉简,云皓第一次体会到了神魂疲惫之感,第一次感受到大脑的思考速度完全跟不上涌入的学识,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整整花了近十天的时间,云皓才堪堪完成对于玉简的梳理。

是的,只是梳理。

玉简内的信息大多都是修炼心得,各种剑道的,术法的,武道的,洗身的,练气的,淬体的,筑基的,结丹的,制符的,阵法的,炼丹的,练器的……碎丹成婴的心得最少,只有三份,术法的最多,绝对超过了三百份。

因为各种心得实在太多,云皓只能粗略浏览,梳理区分,把那些对自己当下就有用的先挑出来。

除了修炼心得之外,剩下部分是修炼法决,阵图,丹方,法器、符宝、法宝等图纸,还有地图、游记等等与修炼没有直接关系的东西。

剩下还有各种金属书页、玉册、骨书、无字卷轴、兽皮没有来得及梳理,可有一点已经毫无疑问——青峰十一楼就是一座宝藏,是踏足修行之路的人都梦寐以求的修道之地。

要知道除了这些,这楼内可还有许多异族文字、巫文、甚至是不知名文字的书籍,这份收藏……

云皓觉得自己可以坦然接受一切了,他如此遭人恨的确是有理由的。

如果传法院弟子真正了解了青峰十一楼的意义,试剑台上哪还有清闲可言。

进一步挖掘出宝藏,所要梳理、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云皓自然更没有了下山理由。

山中无岁月,云皓就像是一块干涸的海绵不断从前人的心得之中汲取着所需养分。

其实每种心得都有很大程度的重合,比如‘洗身’近百份心得之中,只需看上五、六份,再接下去看往往就很难再看到新意。

可云皓却没有弃阅的打算,如果真的没用,自家师父为何要收集如此多的修炼心得。

修炼心得并不是答案,那是独属于个人理解。这些理解不一定深奥,甚至不一定都正确,可只要互相参照,那么所有人都认可的‘重合点’,必然就是最为接近‘正确’的。

世上不会有一模一样的人,修行心得也一样,就算绝大部分都相似,却总有一些地方会有所不同。而只要能看懂这点不同,能够顺着对方的思路去思量,最终所得的不管是错误的教训,亦或者是新奇的观点,终归是有所收获的。

当然,这样的收获比起付出,到底值不值得那就要看个人了。

毕竟,想要理解他人的思路也并非是一件易事。如果不是修炼了《自在法》,如果不是能够维持清净自在之境,云皓大概率不会如此浪费自己的时间。

没有急迫,没有焦躁,沉迷于各种心得之中,云皓对于‘时间’这个概念都在变得稀薄。

这是一个相当明显的信号。连云皓自己都没有发现,在不知不觉之中,自己的心态已然脱离原有的世俗框架,真正开始朝着一位修道之士的观念转变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