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初学者 第二章 云河镇(1 / 2)

三天以后.....

元气大陆东部,大晋王朝西南边的汉王小国,云洲内的云河镇今天却显得格外热闹。

云河镇,因两国交界地带的“云河”而得名,这个小镇四面环山,终年云雾缭绕,梅雨频发。

尽管镇子不大,只有三四百口人,但也不可否认的是,这里的人们生活简朴,民风朴实,其中,就包括李怀安一家,整个镇子上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啊?哥哥醒了!”说话的正是李怀安刚从学堂回来的妹妹李怀玉。

“先别管他了,怀玉,你告诉姐姐,你说的可是真的?”姐姐急切地问道。

“姐,就算我骗我哥,我也不会骗你啊!当然是真的喽!”怀玉用她那稚嫩的童声回答道。

“啊,这可怎么办啊?这事我得跟娘说一声去。”素素的声音显得有些焦虑,转身便向正门所对的砖土房朝去,这时怀玉也走向了那间他那哥哥所居住的茅草屋去。

“什么?多年不见的“父母官”要来镇上?”李夫人刚刚听到素素刚才所说的话,感到十分震惊。

在家中,李夫人深知这件事情的严重性,她依稀记得上次县官来访已是多年以前的事情了,每次他们的到来都没有什么好事情发生,但她清楚地记得,上次县官的到访给镇上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她的丈夫就是在那场灾难中失踪的。

想到这里,李夫人的脸上露出了难以言喻的神情。

但过了一会儿,李夫人在反复确认之后,叹了口气,深思熟虑后,开口道:“既然他们来了,作为地方百姓,我们哪有不见之理?你去东屋,把他们叫来吧!”李夫人边说边指向了东屋的方向。

“嘎吱”一声,素素推开了房屋的木门,似曾相识的一幕出现了,屋内的嬉笑声戛然而止,只剩下了原地不知所措的兄妹俩。

“好了,不要这么看着我了,娘叫你俩过来,跟我们一起去镇中心,见见这位“父母官”。”素素一边说着一边向怀安兄妹二人摆了摆手。

过了一会,李夫人急切地催促道:“走吧,别看了。”

李怀安却忍不住回头,目光落在了门口那块牌匾上,隐约可见“李府”二字。

李怀安一家正向村中心走去,突然,迎面走来三个人。

为首的是一个身材魁梧的胖子,左边那人脸上带着疤痕,右边那人与李怀安年纪相仿。

这三人正是屠户老王家的三个儿子,王大年、王老二和王三子。

王大年一见迎面的李怀安,便嘲讽道:“哟,这不是李老二吗?几天不见,还是那么弱不禁风啊!”顿时,阵阵的嘲笑声,从他们三个人之间来回徘徊着。

“王大年,你!”李怀安震怒的吼道,指头不由地指向了中间的王大年。

“怎么?不服!”王大年说着便扭了扭他那硕大的拳头。

李怀安并没有像王大年想象的那样屈服,还是做着和刚刚一样的动作,耳朵时不时地传来了李怀安的辱骂声,王大年撸起袖子,刚准备动手,便看到了几个熟悉的人影。

当他的目光落在素素那丰满的身姿上时,脸上不由的露出那种猥琐的感觉。

素素看到王大年那猥琐的面容时,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

李夫人见状,便对王大年说道:“这不是老王家的大年吗,上回见你的时候,还没有现在这么胖呢!好狗不挡道,走开!怀安、素素别理他们。”说着,她摆了摆手。

王大年听着李夫人的话,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但他并没有急着和李夫人争论,仿佛是在惧怕什么,只听见他们三个的讨论声,便转身给李怀安他们让出一条道来,李怀安见状,别提有多开心了。

李怀安一家沿着村道前行,途中偶遇了镇上的熟人,他们一路上有声有笑,似乎对即将见到的“父母官”充满了期待,他们一路上偶尔遇到过几处集市。

与往常熙熙攘攘的集市不同,今天这里异常冷清,几乎看不到摆摊的商贩和买物的居民。

原来,大家都在忙着迎接这位“父母官”,以至于连日常的买卖活动都暂时搁置了。

镇子的中心虽小,却也能容纳几百号人,现在已是人潮涌动,镇中心处矗立着一个巨大的方形台面。

由于广场上的人太多,距离过远,李怀安他们只能仰望中间的方台,隐隐约约的能看到方台上面的几个人影,其中一道人影他们特别熟悉,正是他们云河镇的镇长。

“人都到齐了吗?”温县令的声音响起,镇长站在他的不远处,温县令正是怀安他们口中的“父母官”。

镇长穿着朴素的衣服,与温县令身上的锦华绸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到齐了。”镇长恭敬地回答道。

温县令,听到镇长的声音,看都不看他这位镇长一眼,便转身向后方的一位身着白色长袍的中年人走去,这时温县令望向眼前的长袍人,态度比镇长更为谦卑,缓缓开口道:“大人,所有人都已经到齐了,可以开始了。”

这时,那位白袍中年人原本正在审视台下的民众,听到温县令的声音后,他转过身来,冷笑地对温县令说道:“你作为一位县令,实在不必如此卑躬屈膝!”

“大人,小的怎敢!”温县令急忙解释的说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