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南极洲的旅游攻略——触碰生命的边界27(2 / 2)

也许这也是为什么西方的神话里有农神食子的传说,若人人都是永生的,那么还会有多少人追求儿孙绕膝。

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人类追求成为神明,究竟合不合理?合不合天道?

对于这个问题,无论是人类防御者联盟,还是地球人类阵线,其内部都无法有一致的声音,总是有着千千万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就算是在科学高度成熟发展的今天,就算是许多人持有着极为严谨的学术观和考据观,甚至本人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在思考和探讨这个话题的时候都难免心生惶恐和敬畏——人终究不该僭越,追求生而为人的幸福已是知足,安敢再去窥探神明?

但是,也有一批头铁的“机械飞升派”,他们既不是唯物主义者也不是唯心主义者,而是坚定的神识主义者。他们认为意识本身就带着神性,意识具有感受自我存在的作用,意识能够认识客观世界,而且还能够改造客观世界。而一切能够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其实都是一种神的力量,只不过这种力量存在大小。同样的,意识本身没有差别,一切有情生物的意识都是一样的。你的意识,我的意识,猫的意识,狗的意识,能够以最低程度能拥有生命体验的生物,其所拥有的意识,本质上都是没有差别的。这种意识,本身就带着强烈的神性,所以称之为神识。

而意识显然又是存在的,如果意识不存在,那么我们就无法拥有意识。但是意识是否是物质的?如果说意识是物质的,那么精神又是什么?什么是唯物的?什么是唯心的?

如果说意识不是物质的,那么不是物质的存在,又是什么?

意识,总归不能是虚无,也不能是虚空,它也总需要客观存在的吧?

抑或是,人类无法理解的那种存在。既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

而狗蛋怎么说呢,差不多就是这种机械飞升派。他对南极洲向往已久,他相信那些神话和传说都是真的。人的一生,就是去领悟神是什么。一只蚂蚁终其一生也无法变成为人,那么一个人,能不能成为神?还是说,我们只能一代又一代,接受这种生老病死的设定,接受这重复着的一生。如果是这样简单的循环,那么我们的文明和我们的存在到底有什么意义?

如果我们不能够成为神明?那么究竟是什么在阻止着我们?如果没有什么在阻止着我们?我们为何不能成为神明?

机械飞升派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派别,神识主义者也并非是拥护着一个什么主义,这些都只是一个时代下的戏称。所反映的,只是一批希望能够借助人类的科技,无限地接近更高的生命和智慧境界的一批人的向往和追求。

他们认为,纯粹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片面的,因为物质和精神本来就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性质,就像是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因此,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认识和实践方法不能孤立地去进行,必须要整体地去思考和驾驭。物质,或者说微观粒子,本身也许就是具有意识的!如果微观粒子不具备意识,那么由微观粒子组成的人又怎么能具有意识?还是说,粒子本身不具备意识,但是当粒子以某种方式组合或者运动的时候,这种运动和组合就产生了意识?

狗蛋一边看着南极洲的地图和情报资料,一边又陷入了关于星辰大海的终极问题的思考。

机械飞升派同时也认为,神明的存在是完全合理的,因为神明不存在才是不合理的。这句话并不是废话,而是涉及到我们所处的宇宙究竟是不是“开放的”、“自有的”,我们是不是身处“楚门的世界”的核心问题。

因为如果我们所处的宇宙真的是一个开放的宇宙,那么其被改造和创造的可能性应该是没有上限的,真正的无限可能,包罗万象。如果说人类文明无论多么先进多么发达,也脱离不了这种平凡的以生存、世俗生活为唯一追求的生命状态。那么,显然人类是被某种“规则”和“边界”给框住了,甚至是被“奴役”和“囚禁”了。我们所处的世界和宇宙根本就是有尽头的,能够被穷尽,能够被全知,而且还无法被“迭代”和“突破”。而这,显然又与我们现在已经发展出来的物理科学体系的认知相悖。

事实上,我们对于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仍然还有很多需要探索的地方,对于其他未知的物质形式也有许多要探究的地方。我们现在要做的不仅仅是在造物主给的“现有的游戏规则”里胜出,而是要“发现和改变游戏规则”。

很显然,这种追求和认知在许多的时代背景下和社会观念下是不被允许的。这样的想法会被认为是不切实际的、毫无意义的,甚至是冒犯神明的,因为违背了一个人所应当遵循的“安分”。

但是,机械飞升派并不这么看。在他们看来,神明必然存在,而且在其之上还有神明,宇宙的生命形式之高级程度,是没有上限的。同时,神明本身也有着自己的存在方式,其不可能是“不存在”,也即不可能是“虚空”或“虚无”。既然有自己的存在方式,那么神明也一定有自己能量循环方式和利益站位,甚至是寿命。一种以光为食物的生命,完全是可能存在的。既然有自己的利益站位,那么神明就无法言说其善恶。如果说人类相对于动物来说是神明,那么对于宠物猫和宠物狗来说人类就是极致温柔博爱的神明,而对于那些在养殖场被当作食物养大和屠宰的动物来说,人类显然是邪恶和残忍的。

所以,在机械飞升派来看,人类和神明之间一定是有着某种利益关系和相处模式的。人类无法将希望寄托于完全的信任与崇拜,而是在尊重和敬畏的框架下,试图了解和与之对话。具有怀疑的精神,才是人类和神明相处的正确方式。而这,在很多情况下显然也是不被接受的。

当然,我们必须要强调,这里所讲的神明是指一种未知的更高级的生命形式,而非宗教中的任何神。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