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修行境界划分,仙魔逍遥真经(1 / 2)

仙与魔却都身受重伤,动弹不得。于是二人便相互约定,双方互相论道,以定输赢。

这二人一个仙力混厚,一个魔焰滔天,二者互相论道三百年未分胜负,周身百丈俱被真言覆盖。最终二者伤势过重,先后陨落。

可二者论道之时,以自身仙力和魔焰凝聚而成的煌煌真言,竟化作一道道法力符文。两者相互纠缠变化,烙印在虚空形成一部功法,恰似浑然天成一般。

龙篆凤隶,古拙大气,看得李智云心痒难耐,如同色中饿鬼看见十几个环肥燕瘦的美人。

细细研读,却发现仙魔理念互补之下,端得是精妙无比。

此功法既有仙家之煌煌大气,却无伪善之心。又有魔门逍遥果决之意,却无暴虐狠辣之念。

最终形成一部无上真经大法,名曰《仙魔逍遥真经》。

只是仔细研读下来,要修习此功法难度不小。

需谨守本心,稍有偏颇,轻则神魂受创,神志不清,重则魂飞魄散,身死道消,个中利害,需要思量清楚。

只是说完这真经坏处,不知有甚好处?

话说,这真经内有乾坤,直指大道。包含那大仙与老魔的一生心血,若是机缘到了,说不得能悟出什么厉害神通。

此外,若能修习成功,便有仙神法相与魔尊化影镇守于识海,日后自能应对各类诛魂灭魄的手段,障眼变化之术,也只是等闲。

李智云权衡利弊,若想长生超脱,没点风险哪行?

最终李智云还是决定,修炼这部功法。

有了孔翎儿传授给他的那些基础知识,李智云对一些基本修仙常识也算门清。

修仙者靠感悟天地来增长修为,修为高深者,便将自身对天地感悟系统整理,成为流传后世的真经宝典,是为根本大法。

其本质是对道的阐述,帮助修习者感悟大道,减少走弯路的风险。

就如同猴子所修行的《大品天仙诀》,二郎神所修炼的《九转玄功》,都是根本大法。

大法在精而不在多,乃修行之根基。

至于天罡三十六变与地煞地煞七十二变,乃是神通法门,是教人如何运用法力的技巧,并非根本大法。

修仙者与人干架,最主要的便是兵器法宝与气血体魄。

同等修为下,没兵器的基本干不过有兵器的,若是有几尊厉害的法宝,更是能以弱胜强。

最典型的例子,封神大劫中,殷郊一届凡人炼气士,拿着师父广成子的番天印,追着自家师父、堂堂一尊太乙金仙一顿狠揍。追的广成子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可谓狼狈至极,最后还是在师兄弟配合下才拿下殷郊。

还有两个散修萧升、曹宝拿着落宝金钱,愣是把截教老大哥赵公明的法宝都缴了,给老大哥看得一愣一愣的,把这尊大能惊走。

要知道当时赵公明一身修为稳居大罗前列,萧升曹宝不过山野炼气士,连仙人都不是,法宝之威力,可见一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