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史上最快的不合格(2 / 2)

Adam不能像中国人一样发出“原”的读音,只能发出“优-安”的读音。他也知道大部分中国留学生都会给自己取个英文名字,方便外国老师同学称呼。

邓原说:“Adam,你可以叫我Yanni。”当时希腊裔美国音乐家雅尼·克里索马利斯(YanniChryssomallis)的歌曲风靡全世界,邓原也经常如痴如醉地听他的《夜莺》《和兰花在一起》等歌曲,所以就选了他的名字做自己的英文名。

在美的亚洲留学生都会面临名字英语不好发音的问题。日本学生名字发音相对简单,都是五十音节的组合,所以他们大部分都用回自己罗马化的日本名字,如Ikura,Ayumi,Haruna;韩国学生名字的发音有点像广东话,他们也倾向保留自己的韩语名字,比如Ming-Yong,Sel-Mae等,也有一半喜欢用英语名字;泰国学生的英文名写全的话会是一长串,他们通常去头或去尾保留个缩写,比如Sombuntana,会自称Tana,也可能意译自己的原名或小名为英文,如Pig,Ball等;中国香港学生,几乎100%用英文名;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的学生,一半用汉语拼音名字,一半用英文名。当然,官方名字还是以自己护照上的名字为准,最后毕业证书上写的也是这个名字。但是平时用什么名字行走江湖,就看自己喜好了。

走在这所美国的著名高校里,身边来来往往的是各色各目的世界各地的人种,进出的是配备了各种精密仪器的实验室、包罗万有的图书馆,课堂上来自各国千挑万选的精英侃侃而谈,邓原身处其中,不禁感叹,真不愧是想象中的国际化大学呀。

邓原自己花费不多,不用交学费,每月还有2000美元补助,每月还能剩下一半。只是最大的不方便之处就是美国公共交通很不方便,打车又奇贵无比。

黄一路说:“你该买个车啦,在美国,没车就像断了腿一样。像我那部卡罗拉这样便宜的二手车,一两千美元都能搞定。”

邓原不好意思地说:“但是……我连驾照都没有呢。”

黄一路豪爽地说:“那就用我的小卡去练车吧。反正便宜,撞坏了也不用你赔。”

邓原感激万分:“那真的谢谢师兄了。我赶快学了驾照,以后去哪里就不用老是麻烦你了。”

凭借理科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邓原很快能独立驾车了,并把交规也背得烂熟。于是约了路考。

美国的路考相对简单,在路上兜一圈,考察你在各种路况有否规范操作,是否考虑到自己和别的车辆和行人的安全,是否能顺利倒车就行。

在车管所起点处等了半小时,一个身躯庞大的黑人大妈打开副驾驶的车门坐了进来,小小的卡罗拉几乎承受不住,往右边歪了一歪。

“我是你的主考官。现在开始吧!”

正好此时,两个路人说着话从车前路过,邓原耐心等待他们走过去后,信心满满地开动汽车。

“停!”黑人大妈大叫,“你没看见行人吗?”

“但是他们已经走过去了呀。”

“No!No!No!你要等他们完全过了马路之后,才能开动,而不是他们离开你所在的车道就马上开动。这是一个很严重的immediatefail(马上不合格)!”黑人大妈在手上的打分纸上飞快地写了一个“不合格”,拉开车门下车了。

剩下邓原在车上满头黑线。这算是美国史上最快的不合格的路试了吧?

没办法,邓原只能再约了一个月的路考。这次再万分小心注意路人的动态,才过关拿到驾照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