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法器(二)(2 / 2)

论了一阵子,韦修似乎头上有个灯泡亮了一下。

“师父师伯,你们看这样:我们以元磁之力为基,炼个铁筒子,然后把这些铁羽也炼出来,装进铁筒里。若是我境界低时对敌,便把这铁筒口对准敌人,以运用元磁飞剑之法。

待日后我境界高了。操纵也能更精细。并可以将这些飞羽组成翅膀的形状。”

二老道闻言沉吟片刻,又商量合计一番。便觉得此法大有可为,就是这炼制葫芦会显得更麻烦,不过那是元磁峰要头痛的事情了。

取来纸笔,把想法写下,二老道和韦修又比比划划,商量罗列了些细节,天色渐晚,便各自回房休息。

第二天一早,做完早课,还不待洒扫庭院,玉山老道便使了个黄符,卷起一阵风,把院子里吹个干净,然后招呼韦修来一起坐下,继续商量起这法器的事情。

二老道拿出昨天写好的草稿。又一条一条的,针对昨天罗列的一些个想法细节做出讨论。

韦修看着二老道讨论时的认真模样。心里又想到了前世导师帮自己批改论文的样子。

最后又商量了半天,便终于将这大概的形象定了下来。

与韦修所提的铁筒不同,最终的定稿。是将收纳铁羽的容器换做了葫芦型。理由是这样更美观,更传统。

(其实韦修听到此处也曾提过,要不要做成一个剑匣的形状,背起来cos燕赤霞,后来被二位老道以“背后背个大铁盒子看起来很傻”和“背个大铁盒子总让人觉得你身上有宝贝惹麻烦”为由否决了。)

至于这铁羽,二老道倒是根据经验设计了大中小三种铁羽。

最大者共有二尺长短,数量最少,中者短半尺,有一尺半长短,小者再短一尺,只有半尺长。

其中大者无锋,厚而重实,数量最少,中者羽根尖锐,羽边缘锐利,数量也是中等,小者无羽根,边缘即轻且薄,锋锐难挡,数量最多,比大中二者加起来还多。

葫芦分做大小相等的两层,上一层由大中两种型号铁羽共用,这俩数量少,操作费的心神也少些,小铁羽数量最多,独占下一层。

见这法器的形象基本算是定好了,三人俱是开怀,笑着聊了好一阵子。

顺着这个法器聊起了未来。韦修好奇,这法器算是下山游历的礼物,元磁峰就这么容易给我们炼了?

二老道解释道,最开始其实是祖师去元磁峰给弟子求取法器,付了账的,后来相处久来往多,而且修行多有接近,便是师父付一半,弟子出师再付一半。

但若是那些来往不多的门派,就没有这种待遇了,所以法器事宜都是早早和弟子商量定下,师父便要开始安排炼制法器的事情。

待弟子出师之后,便可回山门本宗效力。

至于为什么要出师才能回山门……原因也很简单:曾有弟子入门境界回山,然后耳鸣了一个月,天医符都不好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