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大会(1 / 2)

砰!砰!砰!“浩子,起来,咱得赶路,人都快走完了。”这已经是云旭第二次敲门,鹏浩的房门被敲的嘎吱作响。

此时还在凉席上捂着耳朵扭动的家伙近乎无奈地发出一声咆哮“知道了知道了,别敲了,真是的!”

“这天才刚亮而已,难不成那些人都摸黑去的”。鹏浩揉着惺忪睡眼,嘴里低声咕囔,然后才不情不愿的起床。

“换那件新买的短衫,还有,厨房有夹肉馒头,爹为了今天特意准备的”门外云旭大声嘱咐道。

一听这话,鹏浩终于不再慢吞吞的,像是有了干劲,迅速起床奔向厨房,胡乱塞个在嘴里,手里拿两,快步跑出大门。

门口一辆敞篷马车上正坐着他爹和兄弟,眼见冯大壮一副不耐烦的样子盯着自己,赶紧嗖的一下蹦上了车。

“唉唉,急什么,你看这,天才刚刚亮一点呢。”鹏浩嘴里还在咀嚼,含糊不清地为自己辩解。

“你个臭小子,自己的大事一点都不上心,你看看阿旭,一早就起来和俺忙里忙外,你还不急呢,看看别人家,已经走空了”。

冯壮一边挥鞭驱车一边训斥儿子。

“其实也没准备什么,也就帮爹烧个火,喂了下马而已。”

云旭在旁边揶揄。嗯,有点煽风点火的意思。

近两年几乎足不出户,云旭的性格变得颇为腼腆,也就在自家人面前会开开玩笑,外人面前都是显得老实憨厚,很是乖巧。当然,被他揍过的孩子除外。

此时太阳还未露头,天气清爽凉快,拉车的马匹摇晃着脖子上的铃铛,清脆的铃声沿着村里的小路走上大道。

冯村虽说是渔村,但是也有不少家庭拥有毛驴,而冯大壮因为需要经常性来往于城村,早年家底丰厚时斥巨资买了匹马,冯家也就成为村里为数不多的两户有马车的人家。

这时候的大路上,车马喧嚣,行人匆匆。

马蹄声,邻里见面的寒暄,孩童的吵闹混杂在清凉的微风中,将往日清冷的大道映衬得颇为热闹。

这些行人此去目的地一样,都是初云岛中心位置的初云城。

刚上大路,一眼就瞅见村长家的敞篷马车。毕竟一匹马在众多驴里那是相当显眼。同样,对面车上三人也是注意到冯大壮一家。

那边赶车的是一壮汉,车后坐着一男一女,两个孩童也都在往这边看,尤其是那胖黑娃,死死得瞪着鹏浩,像是有什么深仇大恨一般。

“大牛!早啊!

你们家二丫这次也要去参加选拔啊?

是了,这孩子年龄也到了。

二丫这丫头从小就招人喜欢,你看,这大会也到了,娃的亲事是不是也该考虑考虑?你看俺家阿云怎么样?”

冯大壮驱车靠近,和车上坐着的壮汉搭话。

这赶车的大汉是冯村村长之子冯大牛,与冯大壮两人是刚出五服的族兄弟。

两人是从穿开裆裤开始一起长大的好友。虽然这大牛近两年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渐渐得有些疏远了,但是话还是说得上的。

而大会过后定亲,也算是东海习俗的一种。大会过后,所有的孩子就会失去放养似的自由自在的时光,家长开始为孩子的未来铺路,学徒、功名、习武参军等等,都将在大会之后提上日程。

冯父的话说出口,对面三人脸色各异。

那黑娃先是一脸诧异,接着转而瞪向云旭,只是与云旭对视时,目光躲闪,气势弱了不少。

那小女孩则是面露惊喜,眼眸闪亮地看着自己父亲。

壮汉脸色却没什么变化,笑呵呵的开口说道:

“阿云?俺可是听说你家阿云一直想着去山上修行,还有,小浩才是你亲儿吧?”

“兔崽子闹腾,不像阿云踏实,将来会过日子。不过这孩子脾气也倔,哪能那么容易选上。咱们冯村祖上也是出过仙人的,不一样七八十年没选上一个。”

传言,修真者的后代子孙拥有资质的概率比普通人大不少。

“大壮,阿云他爹来岛上的时候伤的很重啊,怕不是惹了仇家或者是通缉的流寇,你得小心惹上麻烦。”这时隔壁二婶突然插嘴道。

“哎呦,你老咋老说这个,这都多少年了,再说这还当着孩子的面呢。

海上有流寇不正常?据说中原干脆就把咱这块当流放地呢!也就咱这岛偏僻,没咋看到刀兵流寇。

云他爹当初帮了我不少忙,连鹏浩这孩子名字都是人家起的。不然我这大老粗能取出这名?”

冯大壮忽然掩嘴轻声道“而且咱冯家老祖宗当初定居此地前不也是流寇?”

“可别瞎说!”大牛赶紧断了这话头。转而说道:

“谁不知道俺家二丫是咱村未来的村花,村里想娶的人多着呢,将来是要嫁进城里大户人家的。

别说云小子,就是小浩,现在都差了点意思。俺不会同意的。”

冯大牛语气傲慢,说话时还略微抬了抬下巴。

“就是就是,人家二丫将来是要当少奶奶滴,你家云小子配不上哩。”

旁边有人起哄,接着四周爆发出一阵大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