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擦边球(2 / 2)

几天以后,张培回来了。

“做好准备吧。”

“什么准备啊?”

“一个大惊喜的,不过我先不告诉你。”

这个年代没有彩票什么的,我实在想不明白,若说是乡试恩科,我还偏偏没那个自信。

直到县吏来西张庄报了喜,我确定我考中了。一共录了三十名举人,张培是第七,我是第二十八,差不多算个擦边球了。

比起这个意外的成绩,更意外的是乡亲们反应,我第一次体会了什么叫“门庭若市”——家里的门槛都快被踏破了。我们这个房子根本挤不下,即使经过扩建之后。

不久以后县里的赵员外也来了,本来我要去张培那里迎接他的,但张培却跑我这里来了。

“我那儿没法子看,你家这房子板正儿,白灰刷的亮堂,就在你家好了。”他说。

“你可真行……”我说到。

员外坐着轿子被几个轿夫抬着来了,他看了看我家,表情里写满了别扭,不过他也夸赞我家干净。

他走时给了我们一大笔银两,我想推辞,但无法做到。张培看着眼前的银两还两眼放光的时候,我说:

“咱们这是被逼着背了个大人情。”

“为什么这么讲。”

“他地头蛇,你不能得罪他,所以不能拒绝,但你收下,你就得拿人手短,吃人嘴软,以后他算是官府有人好办事儿。”

“那咋办呢?”

“收吧,又不是只咱们这样收,赵员外应该也不是一定就干坏事,但也不一定。”

“比如呢?”

“比如啊,如果赵员外侵吞百姓的土地,你是于公维护百姓,还是于私偏袒他?”

“那维护百姓?”

“赵员外有能量至少让你仕途不顺。”

“那偏袒他?”

“如果无数受苦的百姓拢在一起谋反,第一个把你杀了,你怎么办?”

“所以呢?你想说什么?”

“才华只是敲门砖,人情世故才是以后官场最重要的。”

后来县太爷召我们的时候也是如此,赠我们一笔路费,然后也表达了若飞黄腾达就提携之意,我就感觉我现在面对的和范进中举一样,只是我没老童生范进那么疯。

为了赶上次年二月南京应天府举行的会试,我和张培在十二月初启程,先陆路赴清河,后改运河船一路南下赴南京。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