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船到桥头自然直(2 / 2)

媳妇嘿嘿一笑。

“我是举人,朝廷按月会发银米的,不过大不了咱找个差事做。”

“我都听你的。”媳妇说。

三月,朝廷的诏书正式下达,原山东行省下辖的辽阳府及辽阳、海城二县撤销,海城县境内设海州卫,置前后左右中千户所,下设百户、总旗、小旗。我就稀里糊涂地从正七品海城县令升任正五品海州中千户所的千户长官,这样的变动诠释了什么叫“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安兴国和赵光调回辽东都司做下属官员,李奉春做我的佥事。

和我升迁一起的,就是源源不断从内地来此的军户在这里落地生根。原本人口极少是东四方台村,逐渐变成一个大大的集镇。出于防卫需要朝廷下令建设从辽阳穿海州、盖州、复州、金州,定远左卫至广宁卫、安乐州的大路。

靠着军户们不断开垦,平整的米粮川慢慢显现他理想的模样,卫指挥使采纳了我的建议,并让我主持了灌溉总渠的修建,很快一条长长的兼顾灌溉与防洪涝的灌渠就在所有军户的努力下修好了。

对于更好的作物品种,我属实伤脑筋,直到从王氏高丽逃难来一帮农民之后,我就豁然开朗,这些人果然是种水稻的高手,在他们不断的育种选种的过程下,种出来适合本地气候的水稻品种,卫指挥使下令推广了这一品种。

这一年八月,迎来第一个丰收年。我媳妇闷着香喷喷的米饭,特意地炖了只鸡,吃起来无比快乐。

刚刚海州卫各地收获完毕,朝廷要我们跟随远征的大军征蒙古。我披坚执锐,好不威武,不过我不习武,但是既然要你顶上去,你就不要怂。我媳妇也是依依不舍,他怕我死在前线。

但我还是跟着大军向北开拔。

说实在的,这个季节不适合北征,因为越来越冷了。随行随战几个月,我来到我的家乡的位置,现实中我的家乡是一个25万人口的县级市,位于内蒙古东北部,但是我今天却见到了他最初的模样:

一片河滩和无数灌木丛。

我骑着马,终于在大概的方位上找到我家那个单元楼的大概位置,那里也不过是一片灌木草地。

我在那里稍稍坐了会儿,看见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便骑着马找回我们的大部队,但是越来越暗的光线让我丢失了方向。我一个不小心,直接扎到敌人的大营附近。那里守卫森严,幸亏他们没有发现我。今天晚上的月亮并不亮,但是依旧能指引着方向,我快速地向东奔去,然后向我的上级报告了敌人大营的行踪,上级没有迟疑,派出最迅捷的轻骑兵去,再次确认了位置,于是大军一鼓作气,俘获了敌将的头头,又趁着敌人群龙无首时,将敌人歼灭。

上级要褒奖我,但我觉得我全是瞎猫碰上死耗子,幸亏没出人命。

大将军许达召见了我,我看到许大将军五十多岁的年纪,正襟危坐,身体强健,说话中气十足。

“你是好样的”他说,“第一时间发现敌军大营及时报告,很好。”

“卑职荣幸,得大将军夸奖,卑职若不是走丢了,还真的……”

“不能这么说,你没盲动,而是妥善机智的做出正确选择,这胜过不少人了。你叫什么,什么职务?”

“张桓,正五品海州卫中千户所千户。”

“你和翰林编修张培什么关系?”

“堂兄弟。”

“我记住你了。”

从大将军处出来,不少人都逮着我问,我说只是口头嘉奖,又问了问我的具体情况。

不过我确实因此转运,但说不上该是好运还是霉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