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千里之堤毁于蚁(1 / 2)

  这群人本就是为了在李东阳面前露脸,当下屏气凝神听阁老出题。谁知,他来了一句:“庭前花始放。”

  这上联听起来平平无奇,无甚奇处,可李东阳蜚声海内,怎会一开口就出这么个平庸的题目,必是内有玄机。在场众人个个冥思苦想,无一敢率先开口。就连李梦阳也是如此,他念叨道:“不是拆字联,不是合字联,偏旁也没有问题……”

  月池也没发现端倪,可在她对上李东阳略带调侃的神情,忽而明了,笑道:“这下联不是早就出了吗?”

  李东阳笑意更浓:“怎么说?”

  月池莞尔:“庭前花始放,阁下李先生。”

  阁下对庭前,花对李,始放对先生。语境一变,“阁下李先生”立刻就由敬称变成了楼阁下的李树最先生长。对子不难,难得的是其中的捷才和幽默。这么一说,众人都回过神时,一时都放声大笑。

  李东阳赞道:“李越颇有慧骨。”

  月池道:“不敢当,只是名师高徒罢了。”她说来也算是李东阳的学生,这句实际是在说,都是先生教得好。

  李东阳一时乐不可支:“真是辩口利舌。这份聪明可不能只用在贫嘴上,待会要瞧你的诗做得如何。”

  月池点点头:“学生必定尽力而为。”

  本以为秋高气爽,不是咏菊,就是写桂。谁知,因有庶吉士在场,李先生便让大家以一物来言志。月池本想写一首剖白忠心的应制诗,谁知拈起笔时,写出来的却是:“微命苦海间,一任风波恶。吾愿为精卫,衔石平巨壑。”

  众人交口称赞,既为她的才华,又为她的志向。李东阳见状却道:“写诗重在字斟句酌,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意思虽有,但因词句不当,尚浮于表象,微及深入人心。”

  月池躬身领训,待到文会散场时,她就以向先生请教为由,顺势留下,接着随李东阳入庭院赏花。李家庭院中霜菊颜色愈好,观之悦目清心。月池看到这些贡品,自然而然就提及内宫查账之事。出乎她意料的是,李东阳并无喜色,而是无奈道:“往年并非没有裁剪用度过,可没过几年,便会故态复萌。”

  月池道:“此次是二虎相争,应当会好些。”

  李东阳闻言脚步一顿:“那可未必。这里头,莫非又有你?”

  月池微微颔首:“国库空虚,总得想法子解决。”

  李东阳叹道:“你实在是太莽撞了,禁宫之事,也敢插手。幸好太子不怪罪。”

  月池道:“您适才说,那可未必,莫非您知道其中玄机?”

  李东阳摇摇头:“端看刘瑾如何向太子交差,如果是只汰人员,不变章程……若变了章程,他又从何处牟利,倒不如趁此机会,培植自己的势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