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初生牛犊不怕虎198(1 / 2)

  月池正准备夹一块炸斑鸠尝尝,就听朱厚照在上首道:“太医院时常告诫朕,饭前喝口汤,不必用良方。诸位都乃国之栋梁,于细枝末节,更当注重保养才是。”

  众翰林没想到皇上竟然如此关怀备至,个个都万分感动,当即都在小太监的服侍下喝了一碗雪白香浓的补汤。月池也只能随大流,心道:“这滋味倒是不错,不过,他说那句话的时候是不是又看我了?”她一想又在暗地嘲笑自己,未免太把自个儿当回事了,她又不是孝宗皇帝。

  她正思忖间,耳畔忽起丝竹之声。她纵目远眺,广寒殿正对太液池,池上一叶小舟,乐声正自舟上而起,穿林度水而来,宛如莺歌断续,悦耳娱神。朱厚照又适时举杯,今日所饮的酒是竹叶青,青绿透明的酒液盛于胎薄玉润的瓷杯中,宛如一块翠色欲滴的琥珀。月池轻轻一嗅,除了酒香,竟还有茉莉花香,想必是浸了花瓣。这一口下肚,一股辛辣从腹腔直上,真是好酒。她忙动著把酒气压下去。

  她自觉脸上有些发热,不由动念观察旁人的举止。这时,她才发现,大家竟都有些禁不住的意思,毕竟是初入官场的年轻人,哪里受得了美景、美酒、美食、美曲的四重夹攻。有些人的坐姿松懈,有些人的意态闲适,早不复先前的严阵以待。目睹这一番情景,月池心中的弦却紧紧绷紧。不对劲,朱厚照连登基时的赏银都不愿给,他此番花大价钱招待人必有所图。如是为了笼络,太祖、太宗的实践经历早已告诉他,单用享乐礼待来腐蚀人心是不顶用的。

  她正沉思间,朱厚照居然又叫举第二次杯了。这下,月池恍然大悟,原来是为了卸下众人防备,以便试探。果不其然,在一位庶吉士做诗夸赞朱厚照射箭的英姿之后,他在勉励之后,随即就叹了口气:“一勇之夫,虽万人敌何有哉?【1】兵多将广,人强马壮,方是天子之幸。”

  原来从一开始,他就在铺垫。月池明白了她坐在这里的缘故,就算是说相声,也得要两个人啊。他是逗哏,她就是捧哏。月池接口道:“万岁可还是为鞑靼而烦心?”

  朱厚照马上接口道:“又岂止是鞑靼。诸位爱卿长于民间,可知,军事衰势,因何而来?”

  此话一问,首当其冲的就是状元董玘。董玘与梁山伯是老乡,同为浙江会稽人,他是当地出名的神童,八岁就能吟诗做赋,今年不过堪堪十九岁,就已高中状元。更难得是,他为人刚直不阿,有读书人特有的清正之风。当日观春榜时,穆孔晖与月池同去之事传开后,众人议论纷纷,齐齐去穆孔晖所住的旅店打听。而董玘却紧闭房门读书,颇有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气度。就为这个,朱厚照才将他点为状元。而董玘父亲是黟县知县,知县是一县之长,最重要的事务一是赋税,二就是劳役。是以,董玘对此事显然是有一番见解。

  他也直说了出来:“万岁容禀,臣以为,国朝军事之衰,关键在兵额不足。”

  朱厚照闻言不解道:“祖宗法度,军户世代相袭,一旦入籍,永不脱籍。每一军户先由长子充军,次子、三子则为军余。即便全家都亡,还会从原籍勾族人顶充。严密如此,怎会不足?”这也是他真正想不明白的,若说是官员懈怠,可往年也曾下狠心申斥多次,怎得还是无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