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共庆瑞雪笑语哗287(1 / 2)

  在这个时代,行商乃贱业, 商人被视为粗鄙之人,为读书人所不齿。月池在翰林院时就听说了一桩趣闻,翰林院编撰钱福在告老还乡之后听说扬州有位名妓容色过人, 可当他上门准备一亲芳泽时, 却得知这位名妓已经从良嫁给当地的盐商。钱福懊恼之余, 又登门拜访,盐商礼重文士,居然真应他所求,叫爱妾出来相见。钱福见这位美人衣裳缟素,皎若秋月,当即吟诗一首:“淡罗衫子淡罗裙,淡扫蛾眉淡点唇。可惜一身都是淡,如何嫁了卖盐人?”

  当时同僚们谈及此事,不过当做轶闻,一笑而过。可今日,月池见到这位贾而好儒的徽商却生出了新的看法。商人明明豪富,社会地位却极其低下,连娶同样地位卑微的烟花女子,都被视为高攀、不配。这让商人的内心如何能够平衡?

  他们对此的应对办法,一是大力培养子孙,送去科举,只要有一个考中,全家的身份都有了质的飞跃,二就是自己模仿文人的风气,做出高雅的姿态,以期进入上流社会。俞昌看来是打算双管齐下,他非但花大力气来登门拜访唐伯虎,自己更是由内到外脱胎换骨,向儒生看齐。这充分显露出他的野心,他虽然靠行商赚了钱,可在富裕之后却是想极力摆脱这个身份,跳到另一个阶级。月池心道:“有所求就有弱点,有弱点自然就会上钩。”

  她道:“盐政败坏如此,皇上有心整顿已是公开的秘密。即便你这次置身事外,日后一样会被卷入其中。如今你还有讨价还价的能力,可到了日后国策一出,便只能任人宰割。你们俞家富贵如此,只怕往各处衙门的银子也没少送吧?”

  俞昌心在狂跳,他咽了口唾沫道:“天地良心,小人一向是奉公守法……”

  月池摆了摆手:“休说虚言,我这趟出京只是看看,无心秉公执法。即便你不应,本官看在三娘的面子上,也不会多加为难。”

  俞昌机灵了住了嘴,半晌方道:“御史老爷的意思是,您是奉旨来查探两淮盐业,为日后的整改做准备?”

  月池道:“对。”

  俞昌做为难状:“非是小人不识抬举,而是这其中的水不是一般的深呐。小人家中上有老,小有小,这事儿风险太大了,万一走漏了消息,小人只怕是吃不了兜着走。”

  月池当然明白俞昌不是真的推辞,他只是想要更多的好处。她道:“本官即便夸口保你全家平安无事,你也心知肚明,这不过是托辞而已。但只要你我都管好身边人的嘴巴,事中的风险就要小上许多。至于事后,若是你愿意,此间事了,便随本官回京,在天子脚下,无人胆敢造次。俞家加官进爵虽不敢保证,但一个皇商的身份和一个国子监的名额,还是不在话下。是要安于现状,还是拼一个前程,就看你自个儿了。你回去好好再考虑考虑吧。”

  俞昌手脚哆嗦地退下了。他出门与唐伯虎寒暄了几句,又才告辞。唐伯虎心情复杂地进门来,师徒俩都穿上斗篷,踏着乱琼碎玉漫步。

  江南的冬天一样是粉妆玉砌。雪往往在半夜时羞答答地落下,红枫黄叶在一夜之间就化作玉树琼枝。天地间喧嚣之声全无,在这片小小的原野里,只有眼前飒飒的风声与身后长长的脚印。

  一种湿冷、绵绵的冷意如挥不散的薄雾一般黏在皮肤的表面,唐伯虎一开口就哈出了白气,他犹疑着问道:“你打算一辈子都这么过去吗?”

返回